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通訊員鄒德曉)“除了為他人提供幫助,獻血對自身來說也絕對是有利無害的事。”今年31歲的姚光學,是一名私立醫院的內科醫生,受職業影響對于“無償獻血”有著一份使命感,已經堅持參加無償獻血九年,全血及成分血采集共累計196次,先后兩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09年,姚光學還是德州市衛校的一名學生,在了解到血液在臨床醫療中的需求量較大,且獻血對人體無害后,便萌生了嘗試“無償獻血”的想法。因學校距離市中心血站很近,他便趁著課余時間前往并順利捐獻了400毫升全血。“第一次獻血更多的是新奇和興奮,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和體會。”他說。
后來,經血站工作人員介紹得知,在臨床治療中成分血要比全血的需求量更大。自那起姚光學便以一至兩個月一次地頻率進行捐獻,近年來,因工作節奏放緩,他更是保持著每月一獻的習慣,持續為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輸送著生命的希望。
大約在2012年,他接到血站工作人員的緊急電話,得知一名5歲的小男孩正在醫院接受急救,繼續血小板供應,放下電話便往血站趕的姚光學,于血站大廳意外遇到了正焦急等待的男孩父親,得知姚光學正是為救兒子而來,他原本慌張的眼睛中頓時散發出明亮的光。“這是九年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他的眼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姚光學說。
但九年以來,家人出于愛護而產生的擔憂并沒有隨著家中獻血證的累計而消除。可從事醫療工作的他卻十分清楚,無償獻血不僅不會影響自身健康,反而能夠促進造血功能和新陳代謝。同時,對于個別市民對臨床用血費用的質疑,他認為,采血在耗材、運輸及儲存上的成本遠遠高于大家的預想,臨床用血的費用也正是為了支持這些成本的正常開支,從而確保“無償獻血”事業的持續發展,為臨床救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