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開始,受到市場沖擊等因素的影響,樂陵小棗從市場價格到產量都在一路下滑,棗農種植方式粗放單一、管理模式陳舊、品牌意識不強等,小棗品質得不到保障,棗農積極性下降,“撂荒”現象嚴重。
樂陵小棗:敢問路在何方?
張春法 賈鵬
很多人都知道,樂陵有一個靈動的別名,叫“棗城”。“金絲小棗是樂陵的金字招牌,也是每一個樂陵人童年的記憶。2018年是樂陵撤縣設市30周年,回想30年前的今天,曾擔任首任樂陵市委書記的郭連祥說:“1988年以前,樂陵人民以傳統農業為主導,樂陵有一大特色經濟作物——金絲小棗,1988年,棗樹總株數已發展到1000萬株,年產干棗1500萬公斤,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促進了農業發展。”
2000年,樂陵市被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從把這塊金字招牌攬入懷中到如今,樂陵金絲小棗又走過了18年。18年后的今天,樂陵小棗所面臨的是眾多的一系列的問題:一是棗樹品種老化,隨著氣候和地力的改變,老品種面對惡劣氣候的抵抗力較差,在收獲期遇如到大雨,90%以上的小棗都將受到影響;二是品種無優化,由于許多棗產區不能實現統一管理,有時相鄰棗樹的品種都不統一,結出的棗形狀各異,達不到現代市場需求;三是種植模式老舊,肥料使用不規范,導致效果差、品質差,土地和棗樹的負擔重;四是機械化低,隨著人工成本的逐年升高,小棗價格卻大起大落,導致效益差,無人愿種、愿管。
也就是這些問題,讓部分人憂慮,樂陵小棗,未來的路究竟在何方?有這種擔心的人不在少數,這其中就包括樂陵市林業局原副局長田敬義。他告訴記者,近些年來,紅棗價格出現大幅度下滑,過去十幾塊的小棗現在僅賣幾塊錢,甚至只賣小麥價格,因此,不少棗農紛紛刨樹種糧或出外打工,有的甚至將老祖宗留下來數百年的古樹也忍痛刨掉。
“由于棗樹的放棄管理棗瘋病迅速蔓延,樂陵小棗面臨滅頂之災,小棗的命運令人擔憂和痛惜”田敬義不解,為什么老祖宗和大自然幾千年來造就的這一名品,竟遭遇如此悲慘下場。然而,牢騷最終解決不了現實的問題,要想讓樂陵小棗重振輝煌,必須要有想法,有措施。
>>>合作社——棗樹管護探索之路
9月9日,樂陵市朱集鎮大常村黨支部書記趙云海正在為今年的小棗收貨做著各種準備。清理晾曬場地,整理葦箔,維修運輸工具……這些工作對于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重復這樣的準備工作。趙云海自家有200棵棗樹,算是大常村的種棗大戶,擁有幾十年的種棗經驗。從去年開始,黨支部書記之外,他又有了新的職務——大常村小棗產業合作社社長,帶領一班人員負責該村450余畝棗樹的管理工作。
“大常村有845畝棗樹,其中450多畝已經納入合作社管理范疇,合作社用市里發放每畝600元的補助款,把沒有管理時間和經驗農戶家的棗樹統一管理,這就徹底解決了棗樹‘撂荒’的問題。”趙云海說。
朱集鎮作為樂陵市小棗主產區,棗樹數量占到全市的95%,自2010年以來,面對新疆棗的猛烈沖擊,加上一些棗農仍沿襲傳統的小棗管理模式,結果小棗品質下降,常有黑頭裂口,致使小棗產業在低谷徘徊,棗農望“棗”興嘆。
“今年以來,朱集鎮把大常村作為示范,在全鎮選取19個村作為試點,探索合作社統一管理模式。”趙云海說,他擔任指導員,通過召開黨員、群眾大會選出9人組建管理服務小隊,具體擔任監事員、計工員、技術員、管理員等,重點圍繞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技術指導、采購等環節開展工作,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銷售“三統一”。
樂陵市樂飛棗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華虎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與19個試點村簽訂紅棗統一購銷合同,以2.5元每斤的保底價收購干棗。
“如果市場行情好,我們主動上浮10%到30%的收購價格,如果行情不好,我們也會履行2.5元每斤的承諾。”宋華虎說,19個合作社的干棗不會超過3個月就會銷往全國各地。
樂陵市朱集鎮副鎮長、鎮小棗產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李寧算過一筆賬:19個合作社以干棗計,年均可增收500萬元,合作社傭金按2%計,每個合作社可增加集體收入2.6萬余元。
“這樣一是解決了棗的銷售問題,緩解新疆棗對本地市場的沖擊;二是助力非公有制企業線上銷售,解決企業后顧之憂;三是真正實現集體、棗農雙增收,提升了棗農的積極性。”李寧說,合作社模式既能改善棗樹“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也緩解了紅棗“賣不出”“賣不好”的問題。
>>>產品文化兩手抓——多元化發展探索之路
9月8日,2018年第七屆樂陵棗博會開幕,小棗即將進入成熟期,國家4A級景區——千年棗樹森林公園內到處是全國各地的游客。1600年的“棗王樹”、1300年的“母子樹”至今仍枝繁葉茂。
不但是賣小棗,而且要賣文化、賣旅游、賣品牌。樂陵加緊步伐對小棗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力度,讓金絲小棗產業從一產向二產和三產價值鏈高端拓展,并提出了“全市就是一個大景區”的理念,變五指張開、參差不齊的“景點旅游”為握拳發力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其實很多年前,樂陵就打出了生態旅游的宣傳。“城里人都講究踏春,而春天來到樂陵的棗林基本是光禿禿的,沒有什么生機,很多游客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從棗樹地下長大的田敬義覺得,樂陵要打好旅游這張牌,仍需做很多工作。
身為合作社社長的趙云海是個有心之人,他在外出期間發現,有的地方小面積種植油菜,每年的“五·一”期間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于是,他有了大膽的想法,如果能在棗林里種植油菜,不但可以讓土地增值棗農增收,而且能為樂陵的旅游帶來新的生機。
2017年,趙云海規劃出20畝棗林作為實驗田。這一實驗也成功的證實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不但增加了每畝至少1000元的收入,而且讓棗林里的油菜花成為了一景。
“我們今年計劃把450多畝合作社管理的棗林里都種上油菜……”給記者講述期間,趙作海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仿佛看到了棗林里油菜花開的美麗景色。
而作為樂陵市市長王大山,有更大的格局和想法。他告訴記者,要做好樂陵的文化旅游就必須積極整合資源,要開發與棗文化相關的旅游文化產業。樂陵依托30萬畝棗林做文章,確定了“中國北方知名的健康休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定位。
王大山說,樂陵同時放大金絲小棗、棗木工藝品等樂陵特產的品牌優勢,加快旅游商品創新,研發特色鮮明、便于攜帶的旅游商品作為“樂陵記憶”,發掘、推出具有棗鄉特色的棗糠窩頭、棗年糕等特色小吃30多種,棗木系列工藝品60多個以及大量以棗樹為主題的書畫作品,讓旅游景區、旅游產品相融合,使“美景、美食、美物”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品種改良——小棗保豐探索之路
文化也好,旅游也罷,首先得保證樹上結棗。“長不長看全年,收不收看十天”樂陵當地棗農總結出的順口溜,其中也透著一絲的無奈。“忙忙活活一年下來,如果小棗快要收成時遇到連陰雨,有可能會造成樂陵小棗顆粒無收。”被譽為樂陵棗博士的田敬義對此深有感觸,他回憶說,2007年8月連著下了10多天的雨,剛剛上漿的小棗全都爛在了樹上,造成了那年小棗絕收。
彼時,田敬義一個人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雨后的棗林。望著眼前的景象,60歲的田敬義最終還是沒有忍住眼中的淚水。哭罷多時,他擦干了眼淚,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現狀,決不能讓悲劇重演。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對樂陵小棗品種改良的實驗之路,這一走就是11年。
“品種是決定品質和產量的根本,只有好的品種,才能有好的效益,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樂陵小棗的落后局面,必須進行品種更新。”田敬義告訴記者,前些年他選出了一些適合當地栽培的樂金1、2、3號和樂陵無核1、2號等金絲、無核良種,近幾年又陸續選出了樂金4號、傲雪和無核3號等有特色的品種。
田敬義說,“樂金4號顯著的特點是抗雨裂, 2014年省林業廳組織驗收時,樂陵小棗裂果率高達50-60%,而樂金4號裂果僅為0.46%,幾乎沒有裂果,而且個大,均勻、色澤艷麗、豐產質優。這一品種推廣應用可真正能實現豐產豐收,其優質果率可達80%以上,棗農在不增加任何投資的情況下能實現收入翻番。
“傲雪”是2016年田敬義新選出的棗家族中果實發育期最長,成熟最晚的金絲小棗品種,它比冬棗還晚熟30多天。
“可以想象到,在樂陵下雪以后鮮紅的小棗仍掛滿枝頭,那是多么美麗的風景線,那時到樹上摘一顆紅棗放在嘴里,一定是另一種風味。”田敬義說,傲雪的最大特點是營養豐富,保健功能強。它的營養成分比普通小棗高20%以上,有的高出一倍,它不僅是果品,更重要的是功能極強的保健品。
中國有句諺語就是“一日吃三棗 青春永不老”,而在田敬義看來,傲雪吃一顆就夠了,而且這一品種不用秋天打棗,天涼后在樹上自然風干,而不落,可在冬天或第二年春天風和日麗時,再采收,極大的緩解了秋季勞力緊缺的狀況。
在田敬義看來,這一品種問世,是樂陵小棗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能成為重振樂陵小棗輝煌發揮重要的作用。
田敬義告訴記者,“樂陵無核3號”其特點是果形細長純無核,而且個大、豐產、質優、抗雨裂。他們原來選出的樂陵無核1號和2號,雖說是無核,但實際上仍有一個半木質化硬心,吃時有點咯牙,吐不出不好咽,而無核3號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另外兩個老品種在秋季連續陰雨2-3天就開始裂果嚴重時達50%以上,而無核3號遇雨基本不裂果,這的確是一個稀之又稀的珍貴品種。
樂陵市林業局副局長周濤在接受媒體時也曾坦言,目前樂陵小棗處于一個轉型期、陣痛期,困難伴隨著機遇,必須抓住這一特殊時期,大力度提升品質。
>>>人才培養——小棗技術傳承探索之路
無論是品種改良方面,還是日常管護,現在的大部分棗農還是依舊延續著古老的方式方法,很多人仍然是靠經驗。田敬義坦言,棗樹管護的專業人才缺乏也是目前樂陵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成立了合作社,就應該有專門的技術人才,這方面如果不抓緊培養,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養護棗樹不是靠嘴說的,科學養護是重中之重。”田敬義說,在小棗養護過程中,處處都要講科學。
田敬義告訴記者,要加強栽培管理努力提高質量,重塑“樂陵小棗甲天下”的歷史形象,每個細節都不能忽視。他說,首先要以有機肥為主,科學合理施肥,可以讓棗的外觀變的漂亮,水分也不容易丟失;其次是杜絕用激素類藥物,控制好座果量,使樹體實現合理負栽;第三是適當加重修剪,疏除部分造成郁閉大枝,使樹體通風透光良好;第四是利用物理殺蟲燈和粘蟲膠帶及防雨(病)棚,或其他物理、生物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控,不用化學農藥,打造真正的綠色或有機食品。
目前樂陵棗主要是制干為主的金絲小棗,鮮棗曬(或烘)干后一些營養成分被破壞,特別是Vc,損失90%以上。田敬義認為,搞好小棗保鮮,延長鮮棗的貨架期非常重要。另外還應適當發展一些優良的鮮食品種,如馬牙棗、辣椒棗、伏脆蜜、梨棗、魯棗2號、冬棗等,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并且建一部分大棚,搞一些促早熟和秋延遲的反季節栽培,再和觀光旅游相結合,這樣可拉長觀光、采摘期和鮮食棗市場供應期。
田敬義說,要把樂陵小棗打造成品質最好、品種最多,采摘期最長,全國最大的生態棗基地,離不開人才的培養。
田敬義認為,政府建立農產品(小棗)檢測站(中心)定期抽查樣品進行檢測,對農殘超標的產品進行處罰并不準進入市場,對于擾亂市場價格和以次充好的要嚴厲打擊。
在樂陵樂飛公司采訪期間,公司總經理宋華虎認為,棗博會期間的集中宣傳雖然很多,但都集中在這段時間,遠遠不夠。他覺得,樂陵小棗真的需要宣傳或者更適合的時間是9月底,那個時候才是樂陵小棗大量上市的時間。
“宣傳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任何平臺都可以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很重要,如何策劃有影響力的宣傳活動是樂陵方面該考慮的。”曾多年在國家級報社工作的楊先生說,小棗產品的宣傳不能迷信傳統媒體,移動新媒體更靈活,更便捷,要找到一個點撬動全國的媒體關注,更需要有專業的人才。
已經年逾古稀的田敬義也認為,通過網絡、電視或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有必要,但更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在最合適的時候宣傳樂陵小棗,要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人都知道,“樂陵金絲小棗甲天下”,是歷代皇室貢品,是綠色安全的保健品。
>>>后記
其實,樂陵小棗所面臨的問題無需放大,已經實實在在的擺在眾人面前,萬不可盲目樂觀。如正確面對,理性分析,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其實樂陵已經找到了,并在積極實施。從一市之長王大山到棗博士田敬義再到農民趙云海無不為之努力著。放眼全國,小棗的市場競爭已不單是產品的競爭,更是品牌、文化的競爭。
此次采訪期間,無論是政府領導還是棗博士田敬義都在有意無意的回避一個問題,那就是和新疆大棗做比較,新疆大棗個大,吃起來很甜,但營養價值遠遠沒有樂陵小棗高。而這些必須有數據的公示才能讓百姓認可。但他們擔心,這樣做會讓人誤會貶低新疆棗。其實大可不必,科學就是科學,把營養成分化驗數據公布于眾,就是尊重科學。
另外,抽檢小棗的農藥殘留的檢測,以及生產過程的視頻,都可以公布于世。讓世人明白樂陵小棗是優質、保健、安全的,敢擔棗中之王美譽。這是對樂陵小棗品牌負責,也是對全體棗農負責,更是對廣大消費者負責。
樂陵小棗,敢問路在何方?其實,路就在腳下。王大山和記者座談時,引用了一句話: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這句話有王大山本人對樂陵小棗未來的信心,也是樂陵這個被譽為金絲小棗之鄉的城市對小棗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