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志寧本報通訊員陳眾
“李書記可是真正的父母官,誰家有事第一個過來幫忙,他來以后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9月7日,走進寧津縣劉營伍鄉宋家村,熱情的村民紛紛夸贊村黨支部書記李新衛。
宋莊村是省定貧困村,人口335人,其中貧困戶3戶、3人,是傳統的農業村。之前不僅村莊規劃無序,村內及周邊道路也是坑洼不平。因道路不暢難以選擇致富項目,很多青壯年都選擇外出打工。今年2月7日,47歲的李新衛被省國土資源廳派駐宋家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李新衛到來僅半年時間,村里就有了很大改善,通過實施致富項目,讓貧困戶有了脫貧保障,其他村民生活更有奔頭。
黨建引領,村里勁吹文明風
李新衛調查發現,該村不僅黨內政治生活不規范、基層黨組織弱化,而且黨員隊伍老化,8名黨員中,最年輕的也已經53歲。
為改變這一現狀,他決定黨建先行,圍繞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在配強配齊村“兩委”班子成員、調整班子結構的同時,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按照“黨員活動日”“四議兩公開”“三會一課”等制度要求,規范支部會議程序、內容和記錄。同時,不斷豐富學習形式和載體,利用每月25日黨員活動日的時間,開展重溫入黨誓詞、佩戴黨徽、懸掛“黨員家庭牌”等系列活動,增強黨員的黨性認識和模范帶頭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家風民風村風建設,充分支持發揮婦委會、紅白理事會、綜治委作用,開展“好媳婦好婆婆”、“黨員風采”、“四風四德”好鄉賢等評選活動,形成崇尚道德、嚴守家風、端正民風的良好風氣。“文化廣場建成后,我們要把‘好媳婦好婆婆’的婆媳事跡在廣場展覽,在全村營造尊老愛幼、和諧有愛的氛圍。 ”經過1個多月的評選,目前,宋家村3戶婆媳被授予“好媳婦好婆婆”稱號。據該村婦女主任劉書梅介紹,自評選活動啟動后,該村村風進一步好轉,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動參與到和諧家庭創建中來。
路暢橋通,補齊民生短板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位于宋家村西側的橋梁建成通車。“之前的橋面太窄,只能過一輛車,還不敢拉太重的東西,新橋修好后再也不用為此擔憂了。 ”村民宋國明說。
宋家村西側有一座生產橋,這座橋建成已有30余年,主體為磚混結構,很多地方有了明顯裂痕,且兩側無護欄,早被列為危橋。今年4月,在鄉政府大力支持下,李新衛積極與寧津縣水利部門對接,協調當地資金對危橋進行重建。新橋橋面寬度達7米,承載量達30噸,建成后極大方便了村民通行。
同時,李新衛利用70萬元政策資金重修村內道路,不僅改變了以前坑洼的狀況,還修通多條斷頭路。另外,協調當地相關部門,對連接鄉鎮主干道的道路進行整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加大民生投入,創新社會管理,讓所有村民都能安居樂業。 ”李新衛說。
最近,李新衛又有了新打算,他正在籌備建設文化廣場、對村莊進行綠化美化等工作,通過民生事業改善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真幫實駐,為村民鋪就致富路
“李書記不但給我提供了生活保障,還給我親人般的溫暖。 ”談起李新衛,宋家村貧困戶宋玉興感動不已。
為確保貧困戶早日脫貧,李新衛時常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生活動態,確保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村里將60萬元政策扶貧資金投放到杜集鎮家具產業園,根據協議,將收益用于貧困戶分紅和村內公共事業支出。
在積極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李新衛積極宣傳國家政策,鼓勵和引導青年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村民提升職業技能素養。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拓寬村民致富門路:針對全村有30余處閑散宅基地的現狀,積極帶領村“兩委”班子,探索果樹及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利用閑散坑塘及低洼田地規劃泥鰍養殖試驗田,讓低產土地產生高收益。另外,引導村民加入合作社,實行土地流轉,進行規模化種植,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收益。
“李書記真是黨的好干部,短短半年,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我們看得見,實惠福利摸得著,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日子會越過越好。 ”村民宋清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