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志冕
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樂陵千年棗林游覽區、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如今,這些名聲在外的旅游景區,讓市民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以全域旅游為抓手,加快旅游產業開發,聚力旅游項目建設,規范旅游行業管理,加強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巨變,正逐漸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11月20日,市旅游局局長劉宗斌說。
劉宗斌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之初,旅游只是極少數人的一種高檔消費行為,并不為國人所理解。 1991年3月,當時的德州地區成立了旅游局,與外事僑務辦公室合署辦公,但主要從事外事接待服務、商貿洽談及組織參觀考察工作。2001年,德州市旅游局正式獨立,旅游業發展進入破題階段。
2007年是我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年。這一年,德州旅游正式開啟快速發展的步伐。據統計,2007年至2010年,全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2929.9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30.64億元。 2011年接待游客數量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 2012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640.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6.91億元,旅游總收入、國內游客、國內旅游收入三項指標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 2013年至2017年間,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數量超過1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0億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3.6%和22.6%,旅游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也逐年增加,成為全市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濟南,西接冀晉,東連山東半島城市群,境內‘三縱三橫’的鐵路交通網和高速公路交通網四通八達,能夠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方式。德州發展休閑生態旅游,打造健康、陽光、度假品牌大有可為。 ”劉宗斌說,隨著時代發展,大家對旅游的認識在逐步深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旅游業發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把文化旅游作為新舊動能轉換“6+6”現代優勢產業,進行重點打造。我市以全域旅游為抓手,推動旅游業改革發展,不斷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著力打造區域性最佳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旅游目的地。
各縣(市、區)抓旅游發展的工作熱情高漲。劉宗斌介紹,齊河縣成立縣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雙創”領導小組,設立300萬元全域旅游專項資金,撬動全域旅游發展;慶云縣以“兩年建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五年建成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 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編制全域旅游規劃,設立5000萬元旅游專項經費;樂陵市成立了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以“旅游+”為突破口,全面啟動創建工作……目前,齊河、夏津、慶云、樂陵等縣市已先后被列入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單位創建名單,全域旅游初步形成了高位推進、市域統籌、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
“大企業參與旅游開發投資建設的熱情也愈發強烈。幾年來,齊河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德百溫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鎮、太陽能德州小鎮、德州動物園、齊河水上世界等一大批項目建成營業,迅速提升了我市旅游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齊河大地自然博物館、東盟國際生態城、慶云迪趣動漫小鎮、寧津德百雜技·蟋蟀歡樂谷等項目相繼簽約、開工。 2017年,《德州市旅游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出臺,新一輪旅游項目大招商、大建設行動計劃已全面啟動。 ”劉宗斌說。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項目102個,計劃總投資1338億元。慶云石斛小鎮、寧津德百雜技·蟋蟀歡樂谷等6個項目納入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東海天下溫泉健康小鎮在儒商大會簽約并和其他7個旅游項目列入全省百強旅游項目名單。“我們堅持活動聚焦,連續5年舉辦好客山東賀年會、好客山東休閑匯和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精心打造了梨花節、蟋蟀節、椹果節、小棗節等十多個特色旅游節慶品牌。 ”劉宗斌表示,為促進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我市堅持區域合作,發起成立了“冀魯邊旅游聯盟”和“京津冀魯旅游聯盟”,實現了規劃、市場、線路三對接。同時,還加入高鐵城市旅游聯盟、運河旅游聯盟、省會城市群旅游聯盟等,參加旅游交易會40余次。
多年的投入和實踐,叫響了“協同發展示范城市”品牌,“上善若水尚德之州”逐漸深入人心。截至2017年底,全市新增A級景區27處,總數達68家,其中4A級旅游景區達到8家;新增國家級和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33處,總數達80處;旅行社及分支機構達到300多家,是2013年的3倍;省級旅游強鄉鎮發展到26個、旅游特色村達到39個,分別是2013年的2.1倍和3倍;旅游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德州還榮獲了“最美中國·文化旅游目的地”稱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旅游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旅游+’戰略,加快旅游特色品牌建設,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不斷為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劉宗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