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陵城區滋鎮趙屯村的幾位村民忙著收割柳條,雖然天氣寒冷,但此時的柳條柔軟易彎,是編織手工藝品的好材料。柳編是這里的特色產業,2017年,滋鎮柳編手工藝正式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柳編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
在趙屯村的一個加工點,五六位老人正熟練地編著水果籃。削、剪、穿、插、扭,細長的柳條在老人手中變得十分“聽話”。水果籃制作看似簡單,但是工序卻一道也不能少,先做底,再綁梆子,最后收沿。一把剪刀,一個錐子,加上一雙巧手,便成就了精美的工藝品。在滋鎮,柳編從業人員已有400余人。有小巧玲瓏、花樣繁多的花籃;有造型新穎、制作精致的花瓶,樸實的農民用辛勤的雙手傳承著柳編技藝,也為自己創造著美好生活。“滋鎮土地和人力資源豐富,且歷來有柳編的傳統,發展這一產業不但能增加村民收入,還能帶動特色產業發展。 ”談及發展柳編產業,滋鎮黨委書記孟廣芬說,他們通過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決定發動群眾從事柳編產業,起初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由對方提供杞柳條及編織技術,為其訂單加工柳筐、柳盤等工藝品。為延伸產業鏈條,他們在后寨、朱胥等村建成杞柳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300余畝。產品品類也不斷豐富,現已有花籃、洗衣簍、寵物窩、收納桶等十余個品種,柳編產品暢銷海內外,種植、編織、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年可增收800余萬元。
去年,滋鎮柳編先后亮相華交會、廣交會,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品牌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
□本報記者王志偉本報通訊員齊寶瑞攝影報道
手工柳編“敲開”致富門
柳條在靈巧的雙手里編織成造型各異的柳編產品
勤勞樸實的雙手編出了幸福生活
用專用機器分割柳條
寒冷的冬天擋不住村民收割柳條的熱情
成堆的柳編成品將被運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