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石秀秀本報通訊員姚向陽孟祥雷
“‘西馬月恒’的商標一宣傳出去,效益就顯現了,北京、天津的市場都來下訂單了。 ”1月8日,平原縣前曹鎮月恒家庭農場負責人馬長春正組織工人往保溫車上裝運,7000公斤西紅柿即將運往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
月恒家庭農場成立于2017年,作為扶貧項目每年能為貧困戶分紅近20萬元。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馬長春,“我們種的西紅柿口感好品相佳,賣價也高,但有批發商買走后與其他商家的西紅柿混著賣,影響了我們產品的口碑,導致了銷量下降。”在去年9月縣里舉辦的農民豐收節上,他看到很多農產品都貼上了商標,價格不低,銷量還高,備受消費者青睞。因此,他也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商標。
同年11月,平原縣工商局、縣扶貧辦聯合開展了精準扶貧送商標3年行動,讓馬長春看到了希望。該行動通過免費向扶貧產業項目、貧困村經濟合作組織、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較多的企業等贈送商標,以達到做優特色產業品牌,推動扶貧產業實現品牌化、高端化的目的。
當前曹鎮對轄區內的扶貧產業項目、貧困村現狀以及有無注冊商標的情況開展調查時,馬長春率先反映了自己農場的情況。很快,縣工商局和扶貧辦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農場,和他商議商標名字、設計標志等。“我是西馬村人,結合農場名,確定商標名為‘西馬月恒’,標志突出了西紅柿的特點……”馬長春對商標很滿意,提前通過微信做了宣傳,沒想到吸引來了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石家莊橋東批發市場等地的大額訂單,“今年給貧困戶的分紅能再多點兒了。 ”“大多數扶貧項目從事的是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產品品質雖好,但多數賣到了農貿集市等低端市場或批發給了中間商,利潤很低。”縣工商局局長張強表示,一旦有了品牌,不僅證明農產品具有一定的品質和安全性,還提升了利潤空間,讓扶貧項目發揮最大效益。”目前,首批涉及8個鄉鎮的15個扶貧項目經營主體已經申請到了商標,縣工商局將通過集中授課和進村入企等方式對經營者進行商標維護方面的培訓,讓他們充分挖掘扶貧商標的最大效益,確保商標扶貧真正能給貧困戶帶來更多實惠。
據介紹,平原縣精準扶貧送商標活動將持續開展到2020年,最終實現“五個一”目標,即培育一批產業品牌,每個貧困村形成一個主導產業,建成一批運行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一批示范帶動模式,培育一批農民致富帶頭人,形成產業扶貧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