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官屯街道十二里莊小區黨支部著力提升居住環境、壯大集體經濟——黨員作表率 營造和諧美
□本報記者于斌本報通訊員孫賢
1月14日,雖是寒冬,宋官屯街道十二里莊小區內卻一點也不冷清,老人們坐著板凳在樓前談笑,孩子們在路旁玩耍,幾位居民則圍在象棋盤前對弈……冬日的暖陽照在他們身上,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十二里莊小區是原十二里莊村整村搬遷而來,2006年2月正式投用,是經開區較早的城中村之一。與想象中的城中村不同,走在小區內的主干道上,兩旁樹木成行,汽車整齊地停放在車位上,樓間角落竟一張紙屑都找不到。“小區能有這么好的環境,多虧了殿成和咱村里的黨員們呀。 ”今年69歲的張延富說,他見證了十二里莊村的變遷,說起小區黨支部的事跡,他豎起了大拇指。
張延富口中的“殿成”,是去年6月新上任的小區黨支部書記張殿成。上任半年多來,他帶領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以身作則、為民謀福,在2018年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中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并在集體經濟增收和黨建工作方面創出佳績,黨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據小區居民講,以前這里雖是小區,卻像個集市:早晨主干道上有賣早餐的占道;有的村民把車庫改成門市,車輛停放很不方便;由于沒有統一的停車位,村民的私家車隨便停放;一些村民的卡車隨意出入,小區內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這一切張殿成都看在眼里。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現狀。“雖然搬進了小區,但村民的意識還沒有真正轉變。”張殿成說。他上任后,先是召開了黨員大會,號召黨員發揮表率作用,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車庫改門市,有些就是村里的黨員,一開始他們還不理解,覺得這是自己的地方,想怎么干誰也不能說什么,‘兩委’成員挨個兒給他們做工作,最后黨員們都同意將自家車庫整理干凈。 ”張殿成說。
有了黨員帶頭,工作就好辦,群眾紛紛效仿黨員做法,都將自己的車庫進行整理,有的攤子大的,黨員和“兩委”干部都去幫忙,不到一個月時間,小區內的“問題車庫”都清理完畢。
黨員向干部看齊,群眾向黨員看齊。新“兩委”的凝聚力村民們都看在眼里,一些想法和建議也都向黨支部反映。“群眾的意見多是集中在居住環境改善方面,趁著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的東風,村里籌措資金,將小區內的道路進行了翻修,按照規劃設置了停車位、門崗等,還建起了文體廣場,給這老小區換上了新顏。 ”張殿成說。
不僅如此,為鞏固成果,張殿成規定每周一“兩委”干部包片巡視衛生問題,每周五召開大會通報問題解決情況,力求取得實效。如今,小區居民人人都是網格員、巡視員,對小區內的環境都特別關心,出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黨支部。
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要想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和水平、為群眾謀福利,發展集體經濟是關鍵。該村擁有6.7萬平方米沿街商貿樓、2.4萬平方米工業園區,村集體年收入700萬元,發放村民面粉補助、過節補助、老年金、取暖費補助、紅白理事會補助等共計530余萬元。“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覺,必須進一步盤活資源。 ”張殿成說。
小區所在地東面有一座寫字樓,2011年開始建設,由于開發商與建筑單位的矛盾,一度處于停工狀態。“這座寫字樓共21層,不管是內部布局和裝修,還是位置都很優秀,如果能夠投用出租,可以進一步增加集體收入。 ”張殿成說。2018年8月,張殿成召開黨員大會聽取意見,得到一致同意,黨員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聯系施工和招商,張殿成與街道、區進行協調,目前該寫字樓已交付,今年底可增加集體收入200萬元。
雖是城中村,但外出打工的青壯年也不少,養老問題凸顯。為此,村黨支部積極引進一所養老培訓機構——北京優撫萬家山東分公司,“我們擁有專業的護理人員隊伍,所有的設備都是最先進的,能為老人們提供最優質的養老培訓服務,老人們一個電話我們將第一時間趕到。”該公司負責人楊曉丹說。據了解,該公司目前投資過億元,預計今年5月1日前后正式投用。
用張殿成的話說,既然在這個位置上,就要以民意為重,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今年,該村將針對黨員特點開展系列志愿活動,同時建設富民項目,促進老百姓家門口就業,增強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