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國工匠”,多數人印象中應該會是兩鬢斑白的老師傅。然而,1月18日公布的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30位獲得者中,有一張年輕的面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來自德州恒豐紡織有限公司的王曉菲,她作為紡織產業技能人才榮獲“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
說起入行學技術,每個人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王曉菲也不例外。今年34歲的她是德州恒豐紡織有限公司一名細紗擋車工,也是此次中華技能大獎最年輕的獲得者。細紗擋車工勞動強度大、工作單調,是紡織行業最苦最累的崗位之一。剛入行時的王曉菲只有18歲,車間里轟隆隆的機器聲和四處飛濺的棉絮令她心煩意亂。“每天都在上千次地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手指上被勒出一道道血痕,下了班整個人像散了架一樣。”但是每當看到公司光榮榜上那一張張笑臉,王曉菲心底“當一名紡織狀元”的夢想就又被點燃了。
“帶著夢想工作,枯燥的練兵就不再令我感到乏味。我苦練操作,大家都說我長在了車間里。”天道酬勤,入行一年后,王曉菲便成為她所在車間的種子隊員。王曉菲坦言,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傲人成績,靠的是一股專勁兒。
獲得中華技能大獎,考驗的不僅是投入、堅守,還要有絕活、能創新。
“創新意味著超越,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和動力”。王曉菲說,“我把鉆研新技術、解決生產難題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使命。公司剛剛開始生產J4.8tex品種時,產品質量不穩定,我和小組成員一起先后進行了上百次實驗,經過多次改良,最終找到了最佳上機工藝,使棉紗一舉達到優等質量指標水平,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在工作中,王曉菲始終堅持“要干就干到最好”的信念,摸索出很多創新性的操作方法。她多次主持公司新品種開發,帶頭研發的“軍用服飾紗線”和“森林氧吧紗線”均獲得國家專利。她發現瞬時斷頭率居高不下是植物染紗線因顏色的問題,斷頭后不易被擋車工發現,無法及時處理,就提出以增加車頭激光燈的方式來幫助擋車工及時發現斷頭,使得擋車工的巡回減少了50%,為企業創造效益、帶去發展活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王曉菲雖然年輕,但她明白要想讓企業、行業、藍領工人群體發展得更快更好,不能只靠個人的進步,團隊更重要。
多年來,王曉菲不斷將自己的技能絕活傾囊傳授給徒弟和新工。她所在的車間成立了“王曉菲操作輔導站”,將她的手機號在全車間公示,要求她24小時開機,只要有人遇到操作上的困難,王曉菲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導示范。“大家開玩笑說我就是操作輔導110。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也樂此不疲。自己干好了只代表一個人,只有整個班組、整個車間、整個企業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好。”在王曉菲的努力下,新工試用期由原先的3個月縮短到1個月,有效緩解了車間用工緊缺問題。她帶的徒弟也是個頂個的優秀,每年都能在公司的操作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其中一位叫李瑞瑞的徒弟,更是連續兩年獲得市級操作比賽第一名。王曉菲說:“帶徒弟猶如深耕易耨,想要激發他們的潛力,就得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他們。”
截至目前,王曉菲已培訓新工千余人次,帶出優秀學員15人。王曉菲獲評“山東省首席技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據悉,中華技能大獎是我國設立的優秀技術工人的最高獎項,原國家勞動部從1995年開始評選,在全國具有高超技藝與良好職業道德的能工巧匠中評選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現每屆評選30人。王曉菲是本屆中華技能大獎唯一的民營企業員工,是紡織行業唯一的代表。
王曉菲,女,1985年7月出生,籍貫山東省陵縣。201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德州恒豐集團技能人才教練,高級技師。
2003年7月王曉菲畢業于德棉技校,并分配到細紗車間,成了一名普通的擋車工,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青工學習的榜樣。
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多次被評為公司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德棉好青年標兵、 公司級勞動模范。在2006年和2007年,公司運轉操作運動會上連續兩年奪得總分第一名;
2008年山東省紡織大賽上取得第六名的成績;
2008年參加了全國棉紡織行業職業技能“經緯—常山杯”細紗工競賽,她以單項和全項兩個第一、總分92.626分的成績奪得了本次大賽的冠軍;
2008年榮獲“全國技術能手”
2009年被公司專業技術職務為二級技師;
2009年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0年榮獲“山東省首席技師”
2012年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13榮獲“全國青年崗位技術能手”
2014年被評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1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17年2月當選中國共產黨德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7月被授予山東省首屆青年技能形象大使;
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織行業“傳承大工匠”;
2017年榮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榮譽稱號;
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記者|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