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徐冬曉本報通訊員范玉春
燒火做飯的樹根、廢棄不用的朽木,看似毫不起眼的東西卻能賣出好價錢,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在臨邑縣臨邑鎮國寨村村民眼中,師玉敬就有這樣一雙巧手,可以變廢為寶,化“朽木”為神奇。
近日,記者來到師玉敬的工作場所,這里原是舊糧所,占地約1000平方米。進來一看,院子里堆滿了根雕作品,有枝干遒勁的迎客松、展翅高飛的雄鷹和各種人物雕像……每一個都活靈活現,引人注目。
師玉敬今年60歲,自30歲起便從事根雕創作。期間,他創作了500多件作品,被多家電視臺爭相報道,還受邀到齊魯博物館、德州文博會參展。
師玉敬自小喜歡畫畫,有一定的美術功底。 30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了解到根雕這門藝術并為此著迷。為盡快掌握根雕刻繪的本領,師玉敬購買了很多根雕方面的書籍,潛心鉆研,從最初的簡單臨摹,到后來有了自己創作思路。
師玉敬介紹,做根雕,樹根是關鍵,“一個好的根雕作品的成型,后期加工只占到百分之十到十五,大部分都取決于樹根的形狀。 ”為了找到合適的樹根,師玉敬走村入戶,轉遍了臨邑縣各鄉鎮收集樹墩,有時還跑到禹城市和陵城區尋寶。
功夫不負有心人。師玉敬的代表作品《龍騰盛世》,在2011年入選德州市第一屆文博會。從構思到雕刻再到蒸煮、晾曬,耗時近3個月,最后以2萬元的價格出售。眾多作品中,師玉敬最得意的作品要數《嫦娥奔月》,提起這個作品,他便滔滔不絕:“這個樹根長勢好,不容易尋到,上面有個圓形就是嫦娥身上的彩帶,需要刀刻的部分不多,但出來的效果特別好,特別精致。賣出去我就后悔了。 ”
師玉敬在業內闖出名堂后,很多訪客慕名而來,他大方地讓人參觀學習,有時還送出自己的作品。在他看來,價錢并不重要,好作品需要有人欣賞。
最近幾年,師玉敬的根雕越賣越好,遠銷十幾個省份。面對未來,他信心滿滿,他認為根雕市場有很大潛力可挖,可以做大做強成產業,師玉敬計劃下一步招收周圍村民進廠務工,提高技藝,把根雕做精,帶領更多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