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鄰趕過來品嘗剛出鍋的“土里蹦”
▲將剛出鍋的“土里蹦”倒入盆中晾涼
◆沙土必須反復過篩后才能使用
◆聽說要做“土里蹦”,鄰居前來幫忙
◆將揉搓成型的小面團“餳一餳”
□本報記者 王志偉 本報通訊員 鄧美平 攝影報道
2月27日,夏津縣生態旅游區后屯村岳秀蘭的家中充滿歡聲笑語,鄰里十幾口人圍坐在茶幾旁,品嘗著剛出鍋的美食——“土里蹦”。
“土里蹦”以面粉為原料、沙土為媒介,用大鐵鍋炒制而成,呈焦黃色,香脆可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之前,夏津許多人家會炒兩鍋“土里蹦”,到二月初二這天拿出來給孩子們解饞。
對今年75歲的岳秀蘭來說,“土里蹦”承載著她少年時期的美好記憶,而在如今種類繁多的吃食當中,越來越少見那焦黃的小面團,即使偶爾見到,手工炒制也被商家用機器翻炒代替。“這些年我一直保持著二月二炒‘土里蹦’的習慣,就是讓孩子們別忘了咱夏津的特色。 ”
炒“土里蹦”,沙土是關鍵。得知岳秀蘭要做吃食,熱心腸的鄰居張榮棟從村東頭的沙土岡上弄來三四斤沙土,用篩子反復篩成最細的飛沙,幾乎看不到一點顆粒。“之所以‘土里蹦’只在夏津和武城有,就是因為沙土難找,而我們這里是沙土地。 ”張榮棟說。
岳秀蘭用提前準備好的“酵頭”發面,并將麥芽糖溶解在溫水里、揉進面團中。 3個小時后,面盆中的面團漸漸鼓起,面層呈現絲狀,便可開始下一步制作了。
揉面、抻條、切塊之后,一個個邊長1cm左右的小面團在雙手的揉搓下變成小圓球。張榮棟掌勺炒制,提前預熱沙土后將小圓球入鍋,滾燙的沙土成了傳遞熱量的媒介,在鐵鏟不停翻炒下,鐵鍋里漸漸顯出“流水”的錯視感。大約20分鐘后,焦黃的“土里蹦”出鍋了。
“好吃,又香又甜! ”四鄰的孩子們聞著香氣趕了過來,剛出鍋的“土里蹦”外酥里軟,讓大家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