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帶著對黑陶的向往,或者說她的神秘召喚著我。我們一行人來到黑陶博物館參觀。
蛋殼陶杯先以它的厚重,它的沉穩而不失靈性,典雅不失柔媚,映入我的眼簾。它被精心地安放在玻璃柜臺里,用那雙黑色的眸子與我對視,我想起了顧城的一句詩:黑夜給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對它儀表的概括和形容。把它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四張A4紙,天平就平衡了。我覺得,蛋殼陶杯托起的是陰陽平衡,突顯的是歷史文化,見證的是人類智慧的發展。自從出土面世后,它以輕柔的身軀和精美的鏤刻技藝,驚動了世人。充分證明新石器時代治陶技術的精湛,彰顯了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還曾一度引發全球性的制陶、愛陶熱。
陶器最初是祭祀用品,是當時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幾千年的時間淘洗和生命積淀過程中,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特別是梁子黑陶的工藝大師們潛心鉆研、認真研制,繼承發展、推陳出新,把黑陶從工藝品升華為藝術品。既追求原始力的滲透,不失本真,又洋溢現代審美情趣,融匯改革開放精神之內涵,自此,開啟黑陶藝術的新紀元。
古老的大運河繞城而過。德州因此贏得了“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的美譽。德州扒雞隨運河銷往大江南北,一度被定為皇家圣品,成為德州特產名吃之一。有誰知道,若干年后,斷流的運河卻以博大的厚愛,滋養、孕育出黑色的精靈——德州黑陶,賜予有德之州。勤勞的人們乘改革開放的東風,讓德州黑陶走出國門,黑陶之光灑遍世界。“運河紅膠泥的成分、粘度等特別適合燒制黑陶……”這是從小在運河邊玩耍,喝著運河水長大的德州姑娘,現任梁子黑陶董事長梁麗霞的話。她自上世紀80年代接觸黑陶制作后,一發而不可收。
她愛黑陶勝過自己的生命,用靈魂做陶,并見證了德州黑陶事業的崛起與發展。從租賃幾間舊廠房、只有兩臺機器、幾個姐妹合伙的小作坊,到爭創“國家黑陶城”,再到投資3000萬元建成面積1800平方米的中國黑陶城博物館,她和陶藝師們在用實力訴說著德州黑陶成長的神話。梁麗霞說:是改革開放好時機好政策,為德州黑陶的發展插上翅膀,這只黑精靈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看著她微豐的身材、親切的眼神、干練的形象,總覺得冥冥之中,黑陶選擇了她,她就義無反顧承擔起黑陶產業的發展和振興,這就是一種情緣吧。鐵腕摔陶的壯舉,展現了她追求品質卓越的境界。精心勾勒、謀劃,推陳出新、承繼與發展,歷史與現代融合的制陶理念……她選擇了黑陶并成就了黑陶,最終成為時代發展的先鋒和踐行者。
世間的相遇,是一場緣分。花開為花落,花落花又開。宿命里,煙火琉璃中,梁子黑陶諸多像梁麗霞一樣的工藝大師,如雕刻大師毛軍、硬刻大師張務福、軟刻大師于慧榮、成型大師孫連偉等……成就了德州黑陶夢——一場酣暢淋漓的遠古之夢。
從他們專注的眼眸中,從氣定神閑的轉手、運筆、操刀、甩腕的動作中,我看到了一顆顆對黑陶赤誠之心。歲月之美在于
它的流逝,也在于它的積累與沉
淀。無論是走過多少的流年,無
論山高水長,世事變遷,他們對
黑陶始終堅守一顆不離不棄的
初心。
越了解越想走近,這世間
的緣分就是這樣神奇。總想探
究黑陶的黑,從哪里來;黑陶的
美,如何得以呈現。紅膠泥的
反復淘洗、歷練;成型、壓光、浮刻、透刻,燒制前的反復加工刻磨,再經烈火的淬煉,黑煙的氤氳、熏染、還原、沉淀,無數個暗夜里的相擁、浸潤、脫胎,幻化為深沉的黑和遠古的美,猶如待飛的黑天鵝,溢芳流彩。而銳利的筆尖,劃開靜穆的黑,猶如新娘待嫁前的盛裝……
我愛黑陶,愛黑陶對歷史和文化的精美呈現,更愛那群創造美、再現美的制陶人。“黑陶需要團隊,需要更多的愛陶人參與進來,成就一個事業! ”梁麗霞的鏗鏘話語,似黑陶的熠熠之光,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
走過四季,走過半生,你為錦瑟,我為流年。厚重與智慧的梁子人,拳拳愛心的梁子精神,必定溫暖你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