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星期天,晴。
一大早,鎮黨委書記訾丙軍就給我打電話:“趁著周末鎮上不忙,咱倆再去老楊家看看。 ”
趕到楊樓村老楊家時,他正在給老伴兒喂飯。見我們來了,一邊招呼我們坐下,一邊收拾碗筷。 “我來吧,大伯,您和訾書記聊聊吧,看還有什么需要。 ”我趕緊過去幫忙。
老楊名叫楊業田,今年81歲。 32年前,他外出打工,在濟南火車站撿回來一個患唐氏綜合征的嬰兒,兩口子省吃儉用撫養孩子長大。如今養子楊傳國已過而立之年,智力卻只相當于一個幼兒。老楊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行走困難,老伴兒也因腦血栓后遺癥癱瘓在床。對此,我們積極向民政、殘聯等相關部門咨詢,了解到他老伴兒的情況符合困難殘疾人補貼申報條件,考慮她出行不便,就協調相關工作人員上門辦理手續。
這幾年,我們先后為老楊一家申請了低保救助、獨生子女傷殘特別扶助金等,逢年過節還組織民政、計生等部門給予慰問金、生活物資等救助。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我們鎮上實施了“產業扶貧、金融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四大舉措,建立起社會救助、社會幫扶、社工助力相結合的綜合保障體系。對于老楊一家,我們采取兜底幫扶,能用的政策都給他落實,能想的辦法都替他想到。
當初訾丙軍書記聽我說起老楊收養患病棄嬰32年不離不棄的故事后,專程去探望過他多次,并安排我和包村干部蔡清濤對口幫扶,要求我們經常去他家里看一看:煤夠不夠燒?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沒事就幫忙打掃衛生、收拾家務等,盡可能多幫他一點。
“多虧現在政策好,我們能領到養老金、低保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獨生子女傷殘特別扶助金,這些加起來一個月有1400多元,再加上3畝多地的年收入,足夠維持生活了。 ”盤算起自家的收入,老楊如數家珍,“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一家希望,給了我們活下去的勇氣。 ”老楊見了我們就念叨,感謝我們經常來看他幫他,否則真不知道該怎么活下去。如今,唯一令他掛心的就是養子楊傳國。 “盼著孩子可以自食其力,這樣即使將來有一天我們不在了,他也能好好活下去。 ”
目前,鎮上已基本完成了脫貧任務。經摸底排查,包括老楊一家在內共有207戶屬于因病致貧、毫無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對于他們,我們還在持續關注,用心、盡力幫助他們。
今年是檢驗扶貧成果的關鍵一年,鎮上計劃加大對始終無經濟收入、有大額支出負擔、無項目覆蓋的低保等貧困家庭的幫扶力度,幫助越來越多像老楊家一樣的家庭,鼓起擺脫貧困的勇氣,樹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記者石秀秀整理)
□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鎮店子管區書記王成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