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森集團工作人員在組培車間觀察馬鈴薯長勢。 賈鵬攝
□本報記者胥愛珍本報通訊員郝坤趙燕
“近幾年我市農業發展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最大變化就是傳統特色農業優勢更加突出,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綠色農業加快發展,初步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之路。”3月14日,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近年來,我市有效整合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全市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快速增長,規模化經營比例達40%。德州(樂陵)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獲批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啟動金絲小棗產業振興工程,發布的全國首個調味品指數納入國家部委數據庫。“希森6號”創下馬鈴薯畝產9.58噸的高產世界紀錄。
綠色循環 特色農業延鏈升級
“我們以樂陵富硒金絲小棗和藥食同源食材科學配伍制成酵素產品,富含16種氨基酸及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投入市場以來深受消費者歡迎。 ”3月14日,山東百棗綱目(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守華介紹說,百棗綱目集團還建設了臺灣泥鰍養殖場和櫻桃種植園,生產中廢棄的棗渣作為泥鰍飼料,養殖場的淤泥作為櫻桃園有機肥,實現了綠色循環發展。
作為我市小棗主產區的朱集鎮,近年來在做“棗文章”上也下足了功夫。朱集鎮副鎮長李寧介紹,該鎮大力開發與棗文化相關的旅游文化產業,依托30萬畝棗林,建設提升了生態旅游片區、棗鄉人家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及溫泉度假村等特色景區和景點。同時加快旅游商品創新,放大金絲小棗、棗木工藝品等樂陵特產的品牌優勢,使“美景、美食、美物”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就像一顆小棗串起了集農業生產、制造加工和旅游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我市的馬鈴薯產業發展也以高效農業模式和三產融合的路徑推動了傳統農業的再突破。”李妍介紹,近年來,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把小土豆種成了大產業,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賽福林農業科技大學簽訂農業合作協議,在哈成立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建立500畝中國馬鈴薯科技示范基地,并將“希森6號”引種到哈薩克斯坦。伴隨著馬鈴薯種植產業的發展,希成馬鈴薯機械公司的研發技術國際領先,產品叫響全國。
調味品產業也是我市重要的特色農業產業,李妍介紹說,目前,楊安鎮有調味品企業21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2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調味品產業集群,“味都楊安”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立足農業資源優勢打造的紅棗、調味品、馬鈴薯等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實現了傳統農業產業的‘存量變革’。 ”李妍說,目前,全市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3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9家,位居德州前列。
三產融合 田園綜合體提質農業
“這里的210畝地將種植30種中藥材,作為園區特色種植展示區,供市民和游客游覽觀賞。 ”3月14日,李妍在“樂陵百味樂園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規劃圖前介紹。 2017年2月5日,作為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于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代表了當前鄉村發展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
位于市中街道、楊安鎮、鐵營鎮以及寨頭堡鄉區域內的樂陵·百味樂園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區,占地面積3.9萬畝,覆蓋20個自然村,計劃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基本農田建設、產業項目、農業休旅項目等在內的40個重點項目,是我市建設南部生態片區,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市委、市政府對項目十分重視,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為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并通過政府財政、專項資金、社會融資等方式對綜合體內的基礎設施、村莊整治和產業項目進行建設。”李妍說,項目提出“一心一帶四區多組團”的總體布局,將建設一個綜合體管理服務中心,一個農旅融合發展觀光帶,果蔬標準化生產功能區、調味品標準化種植區、生態循環農業功能區、休閑體驗農業功能區等4個功能區及多個美麗鄉村組團。
“通過對3.9萬畝綜合體的大規模高標準建設,以及對市域種養加生產基地的改造升級,建設一批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項目,實現一二三產的高度融合發展,綜合體所在地的3個鄉鎮及相關20個自然村和輻射基地的農業可持續水平將得到極大提高,有效改善綜合體及周邊地區人民的生活環境。 ”李妍介紹說,“2020年園區建設完成后,預計將帶動10萬以上農民就業,引進50家以上企業投資入駐。屆時,全市現代農業發展將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
品質為先 標準化生產安全放心
“目前,我市已成功建設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鎮2個、省級3個。2018年又有5家單位入選德州‘放心農場’,總數達到8家。 ”李妍介紹,生產安全放心的產品,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應有之義。在推進農業產業發展中,我市始終把質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1處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追溯平臺、17個鄉鎮監管站、19處基地園區追溯點、16個可追溯農資門店,設立1089個村級監管員,通過監管中心的網絡傳輸、大數據云平臺計算、視頻監控等互聯網技術,將市—鄉—基地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點縱向聯網,打造了覆蓋農產品生產、檢測、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方位溯源系統,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與追溯,成功創建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打造綠色園區。著力打造了鐵營中碩食用菌生產基地、南部生態區辣椒(調味品)種植基地、西段“水肥一體化”項目基地等一批高標準蔬菜園區;將現代養殖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打造了德州市南美白對蝦養殖模板,2家單位被農業農村部評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加快農產品品牌化塑造。繼2015年“樂陵棗林復合系統”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后,2018年“樂陵棗林復合系統”又列入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截至目前,全市“三品”認證企業達到15家,“三品一標”農產品44個,其中綠色食品39個、無公害農產品4個,三品認證面積49.752萬畝,地理標志保護面積50萬畝。
“今年我們將繼續完善農產品質量監管、檢測和可追溯網絡體系,抓住入選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名單的契機,推動全市生態循環農業由點到面,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品質。 ”李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