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效果圖
▲今年,新的市民服務中心將正式啟用
▲總投資6.5億元的年產40萬噸青啤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平原立縣大企業
在平原,“雙招雙引”理念的變化,正為“雙招雙引”工作注入“高質量”的深刻內涵。
4月10日,誠意滿滿的“平原號”將駛入北京——2019山東平原(北京)“雙招雙引”推介會暨北京平原企業商會成立儀式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聚焦北京,源于平原縣清醒的洞察: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積極推進,一大批高質量項目正加速外溢;而高鐵在平原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兩地的空間距離;與此同時,平原與北京具備自然條件相似、生態環境相同、人文習俗相近的基礎優勢。
平原縣由此明確:協同發展,首在下好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先手棋”。
施工圖清晰篤定:以精準招引、園區承載、環境聚商“三大硬招”力促項目落地提質增效。
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通過抓精準、抓園區、抓環境,讓‘雙招雙引’更能找準契合點、提高成功率,也讓聚商資源握指成拳,實現集約高效。 ”
精準招引:
看個頭兒更看畝均稅收,看科技含量更看產業契合度
一個項目能否引入平原,過去看個頭兒、看體量;如今,在初審、實地考察基礎上,還要看專家評審組的意見。
2017年,平原縣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優化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流程的通知》,明確項目入園之前,必須先經過由環保、安全、稅務、國土等部分負責人,相關領域專家及法律顧問構成的專家評審組審核。項目“體檢”后,任何一項指標異常,都會被專家組亮黃牌甚至紅牌。在這個評審機制下,曾經攔下了投資6億元的危廢固廢處理項目。
時間證明,專家評審組的提前介入,讓決策更具科學性、系統性和全局性,避免留下后遺癥。“‘后遺癥’典型癥狀之一是大量‘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的閑置低效工業用地的產生。”平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桂元告訴記者,去年,平原縣經過集中整治,清理盤活各類閑置低效用地3600畝。以此為契機,平原縣摒棄了“體量論英雄”的招商引資模式,項目能不能引進,首先算畝均產出賬。
平原還從現有產業優勢出發,結合全省“十強”產業,頂層規劃設計,明確了主攻新型醫藥和醫療器械、綠色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等主導產業,依托信誼制藥、諦愛生物、誠匯雙達藥業、四環藥業等打造全國最大的精神藥品生產基地和知名的綠色原料藥、品牌仿制藥生產基地;依托聯化科技、史丹利公司等打造山東高端化工基地;依托晉德公司、征宙機械等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緊固件、機床附件高端裝備制造基地;依托東鴻制膜、江山纖維等企業打造新材料產業聚集區。
方向明確了,平原縣集中優勢兵力、精準聚焦,鎖定京津等重點區域,實施產業鏈招商,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相繼引入以鞠為醫療器械、中通新材料、申東設備裝備等為代表的30余個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激活了產業發展的滾動效應、集群效應和倍增效應。
園區承載:
“拎包入駐式”招商,讓項目落地零緩存、零等待
傳統的招商引資,一般遵循“招引談判-選址征地-建設落地項目”的推進模式,但引進的項目往往獨木難支,很難形成產業集群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同時,受當前經濟金融環境、環保政策形勢以及駐地土地資源等影響,項目推進建設進展較慢。
在平原,這個局面正在被“廠房定制、租售靈活、拎包入駐”的園區招商模式打破。走進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已經被項目方“定制”的標準廠房正加速建設,預計今年5月完成封頂。京德智造產業園是平原縣給企業搭建的一個可以直接“拎包入駐”的平臺,由社會資本投資,政府負責產業引導,投資方負責招企業、建廠房、提供配套服務。進駐后,項目方可以直接利用產業園標準廠房的現有設施進行生產,省去了自己申報土地、基礎建設的時間,大大提前了投產日期。
不單給企業打造“拎包入駐”的硬設施,京德智造產業園還通過設立基金,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并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手續辦理服務,企業“足不出園”,就能辦理所需的相關行政審批業務。
同時,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決定在平原縣建立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德州科技產業園。建設1個綜合服務中心、5個產業區、1個高端人才住宅區、1個生活服務綜合配套區,總投資10億元,入駐企業20家,年產值100億元。
無獨有偶。瑞茂倉儲有限公司也響應園區招商的號召,對現有庫房進行了改造,著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我們統一規劃建設了辦公樓、餐廳、公寓等,企業‘宜購則購、宜租則租’,只需帶著設備就能即來即用。 ”瑞茂公司負責人宋海峰說,園區還將投資建設科研樓、物流平臺及統一的產品展廳和電子商務平臺,滿足入園企業科技研發、商品展示、信息交流等各項活動。
從“引鳳筑巢”到“筑巢引鳳”,大大提高了項目落地的速度。平原縣委常委、副縣長潘風雷告訴記者,以前無論投資大小,都必須走一遍復雜的推進流程,審批環節缺一不可;每一個項目征用土地建設,也必須單獨配套后勤行政設施,不利于土地集約節約,還占用了項目方大量資金,不利于企業集中財力抓生產。而園區招商,則為企業進駐園區提前排除了障礙,實現項目落地零緩存、零等待。
眼下,平原縣規劃建設了綠色化工產業園、新型醫藥產業園、京德智造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鐵路物流產業園、航空產業園、雙創產業園、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等9個專而精、新且優的產業園區,構建起“一區多園”的戰略布局,擴展了產業發展空間,加速了產業融合聚合。
環境聚商:
以懂商的情懷打造親商安商留商的“強磁場”
以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各地拼的是政策、是資源,如今拼的是環境。各地都在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平原如何快人一步?
答案就在“懂商”一詞上。在平原縣縣長袁志勇看來,懂商就是撲下身子真切了解投資者、人才,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擔心什么,以“更懂你”的情懷扭轉觀念,帶著感情和胸懷完善措施、優化環境,吸引投資者、留住投資者。
平原縣明確提出,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發展辦,把最好的資源、最優的服務、最高的效能向項目傾斜。
立足平原現有發展實際,拿下京津科研項目的加工、制造端尤為迫切。加工、制造項目,需要大量青壯年技工,為讓年輕工匠在平原生活得舒心、便捷,平原縣還引進德百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建成后,綜合體將融產業、商務、交流、生活于一體,為人們休閑娛樂、調劑生活提供好去處。
與此同時,該縣圍繞“一次辦好”,為項目落地打通“任督二脈”。自去年12月25日,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掛牌,不到3個月時間,首批原屬29個部門的158項行政許可事項,已經實現一窗受理、統一發證。該縣還出臺了《平原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行動方案》,落實精簡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前置審批環節、整合審批表單、推行容缺辦理、實行幫辦代辦、規范審管銜接等,創造性推出了政務大廳“一窗受理”、關鍵事項“一鏈辦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等“五個一”集成服務,做到應辦即辦、說辦就辦、一次辦好。縣領導輪班到縣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現場辦公,進一步推動“一次辦好”改革落地見效。
今年,青島啤酒、信誼制藥等一批知名企業紛紛把“主導品牌”放在平原生產,看重的正是平原人的誠信,看好的是平原的行政效率、服務水平。濟南潤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全省考察了近10個地方,最終選擇在平原投資3億元建設非織造布項目。總經理襲紅軍說:“平原不僅僅有海鐵聯運的物流優勢,更有優質、高效、快捷的營商服務環境,讓我們很踏實、很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