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馬樂本報通訊員鄧美平孫希寶
4月8日,位于夏津縣雷集鎮的德州東海華科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一罐罐用新鮮蔬菜加工而成的蔬菜醬,在生產線上被裝罐打包,等待著送到客商手中。看著這家企,業生產運營步入正軌,相鄰不遠的雷集鎮樂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趙連香著實高興——自家的“賤價菜”終于有了好出路。
雷集鎮樂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自2016年與深圳成武金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種植有機蔬菜,供應香港市場,是目前我省供貨量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基地占地500畝,建有45個大棚,已獲得35種蔬菜的有機認證,年蔬菜供應量達到4000噸。”趙連香介紹說,“無論哪種蔬菜,每公斤的價格都是14元。 ”
但是這看似十分賺錢的買賣,也有一些令人頭疼的不足。據深圳公司駐場經理張中峰介紹,供港蔬菜最看重的就是蔬菜品質,各方面把關都很嚴。“為了保證標準化,當蔬菜進入加工區分揀包裝時,一部分品相較差的就會被刷下來,個頭太大太小的、表面有疤的都不行。 ”
據粗略統計,這些被刷下來的蔬菜大約占到合作社年總產量的10%。“同樣是精心種出來的,這些菜的品質沒有任何問題,白白扔掉太可惜了。 ”為此趙連香曾想過很多辦法——送進商場超市,無奈品相不好,根本沒有競爭力;拿到農貿市場和普通菜一起銷售,售價太低,覺得可惜;他們還曾嘗試聯系過單位、學校食堂,但售價比市場還要低。眼看品質菜變成了“賤價菜”,趙連香急在心里。
沒想到這一窘境在去年得到了解決。 2018年1月,夏津縣蔬菜局和雷集鎮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利用供港蔬菜優勢,引進了東海華科蔬菜深加工項目,制作蔬菜醬、蔬菜面條等,不但有效解決了合作社“賤價菜”的問題,還提高了蔬菜附加值。更令趙連香高興的是,項目選址就在合作社的旁邊,把運輸費也省了。因為是訂單加工,產品直接對接河北、北京、東北等地市場,不愁銷路。“之所以選擇這里,也是看準了供港蔬菜基地原料質量有保證。 ”東海華科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18年3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急脾氣的趙連香早早找到對方談合作。“他們按照每公斤高于市場價的標準收購我們的蔬菜,產品銷售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保守計算,每公斤菜能比過去多盈利5倍以上。 ”
“蔬菜種植是夏津農業特色產業之一,我們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大力‘提品質’‘創品牌’‘搞加工’,以此通過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實現了1+1>2的效果。 ”夏津縣蔬菜局局長王德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