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王琰
中醫認為,如果陽氣不足,人體的健康就會因為缺乏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導致各種疾病出現。“我們一定要了解陽氣不足的征兆,糾正損害陽氣的壞習慣,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調理。 ”德州市中醫院東院區內科副主任醫師曹旺波說。
陽氣不足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身體怕冷、四肢乏力等。如果脾胃陽氣不足,會出現脾胃虛寒的癥狀,如消化不良或腹痛腹脹等。若是心肺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氣色也不好,有很重的黑眼圈,容易煩躁。如果腎臟陽氣不足,面色蠟黃,有嚴重睡眠不足的癥狀。
春季尤其要注意保護好體內的陽氣,如何補足陽氣?曹旺波稱,首先要做到4“不”:乍暖還寒時不要露腳踝、不要露腰臍、不要貪吃寒涼性質的水果、晚上8點后最好不要鍛煉。
其次,可以多泡泡腳。人們可以在泡腳水里加點藥材。“艾葉適合一些手腳易冷、整晚腳冷難眠的陽虛人群,但容易上火的人或用艾葉泡完腳易咽痛口干的人不要天天用,一周兩次左右即可。”曹旺波說,可加點生姜泡腳,但前提是沒有發高燒的狀態下才行;花椒泡腳可以驅濕散寒、溫中止痛,受涼后感覺肚子脹氣或是腹痛腹瀉時,可以用花椒煮水泡腳祛除體內寒氣,止痛止瀉。“人們還可以通過常按揉身體的4個穴位,補足陽氣。”曹旺波說。關元穴,肚臍直下三寸處,每天早晚將雙手重疊,以此穴位為中心按揉50次,然后用雙手食指指腹重疊在一起,點按穴位20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經常按摩能起到補益元氣、強身固精、祛寒回陽的效果;氣海穴,位于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按摩時以掌心緊貼該穴位,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重復,動作宜輕柔緩慢,經常按摩,可補中益氣、培元補虛;神闕穴,腹部的正中央,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疊放于肚臍,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揉各100次;命門穴,位于后腰中點與肚臍相對應的位置,它喜暖不喜寒,臨床上常用艾灸進行保健,但艾灸不可自行操作,平時可用暖水袋溫敷該穴位,但要防止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