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基層發現整改從上面入手——我市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王賀本報通訊員吳華
近日,武城縣老城鎮張古莊村的貧困戶李文賢和老伴忙著搬家。他家的土坯房馬上就要改造,老兩口需要到村里準備好的房子里住上個把月。
李文賢家的老房子住了幾十年,早就被鑒定為D級危房,老人知道貧困戶可享受危房改造補貼政策,但真想改造卻作難:政策規定,需要貧困戶先墊資,縣里驗收后再補貼。他算算賬,改造自家房子,老兩口要先拿出2萬多塊錢。老人無兒無女,這錢真不是小數目。
前不久,這條政策在當地有變化:從“先建后補”改為“先補后建”,變“群眾負債”為“政府墊資”,由縣級財政兜底解決。順序一變,李文賢徹底消除了后顧之憂。眼下,當地已有137戶貧困戶享受到新政策,將陸續搬入新家。
危房改造,補貼順序需要“變一變”——這是在精準扶貧“回頭看”中發現并及時解決的實際問題。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從今年3月1日開始,對全市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全面“回頭看”。市級領導同志帶領106個工作組遍訪扶貧工作重點村、每一個貧困戶,無死角宣傳政策、發現解決問題。兩個月過去,一批具體問題被發現、被解決,黨委政府的關懷也送到每個貧困戶身邊。
政策關懷送下去群眾需求帶回來
為什么開展“回頭看”?春節前后,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在“四不兩直”調研中發現,盡管各級對打好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一直高度重視、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一些基層干部工作不到位、服務不精準、作風不嚴實的問題仍然存在,少數貧困群眾脫貧后對黨委政府的兜底政策和跟進措施不了解、不知情,有的甚至不愿摘掉貧困戶帽子;工作實踐中,在防止貧困人口特別是“老病殘”返貧等方面研究還不到位、不精細,脫貧工作的可持續尚有短板。
為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從嚴從實、敬終如始打好脫貧攻堅戰,尤其是著力解決好扶貧工作中的作風不嚴不實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市委責成市、縣有關領導同志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
3月1日,全市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會議召開,確定由28名市級領導同志帶隊、41名市直部門“一把手”牽頭,抽調161名市直部門干部、648名縣鄉干部組成106個工作組,深入到全市6540個村莊、755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52234個貧困戶中,全覆蓋、無死角宣傳政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人口的關心關懷宣講到群眾,把中央精準扶貧政策以及“三年攻堅、兩年鞏固”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實到群眾,把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人口的需求帶回黨委政府。
在這次“回頭看”工作開展之初,市委為了充分調動基層干部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明確提出“一般性工作問題不追責、不問責”,讓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真心實意投入到“回頭看”當中。同時,市委明確要求各工作組必須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做到不漏一村、一戶,該走到的走到、該說到的說到、該問到的問到、該做到的做到,認認真真地走訪宣講,梳理問題、建立臺賬,逐一整改落實。“回頭看”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對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一并納入整改范疇,統籌謀劃。
一時間,106個工作組、近900名各級干部分赴最基層,對貧困群眾一家家、一戶戶走訪調查。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宗教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四點半學校”等情況逐村走訪檢查,制定整改措施。
沉到最基層,來到群眾身邊,才能真發現問題、發現真問題。這次“回頭看”中各工作組共查實八大類458個具體問題,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97條,政策遺漏、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因病返貧等問題被查找出來。
堅持問題導向真發現真整改
“走訪中,我們發現有的幫扶責任人并不熟悉扶貧政策。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強化對選派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的教育培訓和派駐管理。還要加強考核,把工作實績考核情況作為派出單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這樣才能讓一線的責任人真正擔起責任。 ”5月8日,一位“回頭看”工作組的成員告訴記者,2個月的入戶走訪,具體問題陸續被查出。
比如,我市自2016年以來推行“四點半學校”,由各級婦聯牽頭,農村“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老勞模、老退伍軍人、老教師)為主體,利用農村辦公服務場所,為留守兒童提供安全、教育、關愛服務。這次“回頭看”中,工作組發現,“五老”人員由于年齡偏大、學歷較低,只能看護孩子,教育輔導跟不上。
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經研究,市委決定總結推廣樂陵市、武城縣的做法,鼓勵支持以學校為主體、現任教師為主力,堅持公益性,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辦好“四點半學校”,把兒童安全和教育兩個方面都抓好。
從“四點半學校”到農村危房改造,從低保認定不精準到教育補助不到位,各縣市區堅持邊查邊改、即知即改,“回頭看”查實的458個扶貧工作具體問題中,431個問題迅速整改完成,一些帶有普遍性、制度性、長期性的問題也得到了初步解決,“回頭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同時,“回頭看”工作促進了黨委政府扶貧政策的落實落地,也檢驗了各級干部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能力和作風,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給予一致好評。許多貧困群眾反映,以前對政策不明白、不清楚、不放心,現在干部上門面對面講政策、送溫暖,心里敞亮了,也踏實了,打心眼里相信黨、依靠黨、感謝黨。各級干部也普遍經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群眾觀念教育,增強了做好工作、為民服務的緊迫感、責任感。
但一次“回頭看”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也不可能消除所有返貧因素,有些屬于長期性、制度性的問題,需要創新政策、創新體制機制才能根本解決。“貧困戶居住疑似危房,存在安全隱患,但未作鑒定……貧困戶脫貧成效不穩固,有的存在返貧風險……有的貧困適齡學生未享受到教育扶貧相關補助金……”5月6日,全市精準扶貧“回頭看”問題整改交辦會召開,會上下發有關部門整理的精準扶貧“回頭看”問題整改責任清單,8方面20類問題赫然在列,樁樁件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直接影響全市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敗。會上,市委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扶貧要以釘釘子精神反反復復去抓”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八個精準”的要求,逐項建立清單,逐村、逐戶、逐項整改落實。堅持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脫貧攻堅,落實政策,精準幫扶,嚴格監管,兌現考核,該撤換的及時撤換,該問責的堅決問責。 11個工作組要對“回頭看”進行“再回頭”,壓實責任、傳導壓力,確保6月底前問題全部“清零”。
精準加大有效制度供給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
“回頭看”中發現的基層黨建、鄉村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宗教、社會治安、“四點半學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既是影響基層基礎鞏固的短腿弱項,也是影響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因素。這些都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舉一反三、深入研究、盡快解決。“回頭看”中,很多工作組都表示,“老大難”問題,不少是政策落地不精準,制度、機制不可持續造成的。
問題在基層發現,整改卻要從上面入手。市委在“回頭看”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問題表現在基層,根子在各級黨委特別是在市委,應提高政治站位,搞好頂層設計,加強有效制度供給,建立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中,不少工作組表示,有的地方政策托底不到位問題突出,增強脫貧工作的可持續性特別是防止“老病殘”返貧,將是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期任務。有的地方,已脫貧群眾收入增加、生活條件改善,但還延續舊的生活方式、陳規陋習。比如,家中改氣改電后冬季仍在燒煤取暖,家里垃圾亂放、柴草亂堆,等等。說明這些群眾雖然物質上脫了貧,但精神面貌并沒有改變。有的貧困村班子薄弱,雖然新建改建了辦公場所但服務并沒有提升,村干部值班不經常、了解群眾需求不及時、服務不到位。
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依靠有效的制度供給。
針對政策托底不到位的問題,市委在臨邑縣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在全市建立大數據、高效率、全覆蓋的“大救助”體系,統籌民政、住建、衛健等部門的救助資源,力求做到“一門受理、協同辦理,一窗救助、多元共助”,從而建立起黨委政府引導、相關部門協同聯動、運轉便捷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確定由民政部門牽頭,每年至少對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一次全面走訪,對符合條件的貧困群眾及時給予救助或納入保障范圍,并探索建立“兜底一批”長效工作機制。
圍繞農民生活方式落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亟待加強的問題,市委決定堅持物質與精神“雙脫貧”,用兩年時間在全市農村開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動,從改變生活習慣抓起,真正讓農民群眾在干凈文明的環境中過上幸福生活。
針對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不強的問題,市委決定從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入手,對不適應、不合格的村級班子及時調整和充實,下決心利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基本消除軟弱渙散班子,選好配強農村帶頭人,提升農村“兩委”班子的服務能力。高度重視基層黨員干部的培養、管理、使用,今年著力解決2000個三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村,把更多的致富能手、青年人才納入黨組織隊伍,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攻堅、奔康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市縣兩級黨委組織部長、鄉鎮組織委員要常態化聯系755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鄉鎮、村兩級黨組織書記常態化聯系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5月10日,《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社會大救助體系的意見》《中共德州市委關于在全市農村廣泛開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動的意見》《中共德州市委關于充實加強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村級班子的意見》三個文件印發執行,對“回頭看”中發現的幾個突出問題正式“亮劍”。
下一步,我市還將圍繞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創新機制,激發已脫貧人口奔康致富的內生動力,讓他們實現穩定脫貧。圍繞提高扶貧項目可持續性創新機制,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扶貧產業園,加強對1321個扶貧項目的運營監管,確保每個項目都發揮最大效益,讓扶貧產業充分發揮可持續扶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