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我市工業企業推動兩化深度融合——“融”出活力動能增
□本報記者王志冕本報通訊員褚士強龐占英
日前,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傳來捷報:企業面向非轉基因大豆蛋白產業的智能制造管控平臺已經過測試,即將正式投入使用。據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經理劉希偉介紹,該平臺整合了設備管理、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系統,將在設備預測性維護、工藝自適應控制、供應鏈數字化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憑借這一平臺,公司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放眼整個禹王集團,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已成為常態。集團自2004年成立以來,便確定了“系統創新、全面布局、整體規劃、持續優化”的方針,推進兩化深度融合。2014年,禹王集團成為我市首批入選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就在前不久,集團又獲得了2019年中國工業數字化卓越實踐獎。“禹王集團專門成立了兩化融合辦公室,確保各項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同時,逐步建立起一支由幾十人組成的兩化融合發展專業團隊,這在同等規模的制造類企業中是較為少見的。 ”劉希偉介紹,目前信息化已經覆蓋了禹王集團所有業務板塊和管理層級,運營效率提升明顯。據統計,企業整體減員比率達11%、庫存占壓減少一半以上、產品一次合格率提升近10%。
不僅是禹王集團,在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溫多利遮陽材料(德州)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也在深入實施“互聯網+”計劃,打造數字化工廠?!拔覀兤髽I任何設備都有編碼,生產過程實現數字化。 ”公司董事長趙國華說,2017年,公司與北京艾克公司合作,以半遮光高分子復合遮陽材料的生產為試點,建立了符合公司實際需求的制造執行系統,并將該系統與企業資源計劃、倉庫管理等系統整合,實現數據共享,構建起數字化工廠?!霸O備自動記錄工作狀況,這一天生產多少、哪里有次品,一目了然,生產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趙國華說,公司還注重自動化生產,去年6月從瑞士進口了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穿線設備,過去需要人工一個個穿出的花型,現在都能在自動穿線系統上完成。
信息化的應用為企業發展帶來了看得見的紅利,而企業生產工藝和管理手段的更新也持續加劇了信息化應用的范圍和深度。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之年,我市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裝備制造、綠色化工、紡織服裝、生物技術等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促進制造業生產模式向敏捷化、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全面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作為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手段,近幾年,企業上云成為熱點話題。在去年召開的云行齊魯之德州市企業上云啟動大會上,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李元廣便認為,云動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已成為企業、產業、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兩化深度融合正在由“互聯網+”向“云+”邁進。
“我認為云服務就是大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當下誰提前掌握利用大數據資源,誰就能把握主動權。”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剛說,去年,實華公司與網絡運營商簽訂了“云桌面”服務協議,一年就能節省10多萬元的運行成本。在“云桌面”技術的支撐下,目前實華公司全部產品及廢料都在中國化工電商平臺上交易。截至去年底,公司在該平臺上實現產品交易總量222.12萬噸,交易額達40.55億元。
目前,我市共有25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和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18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企業加快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推廣使用,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今年圍繞兩化融合,我們將繼續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積極引導更多企業‘上云’,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效益,培育發展新動能。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