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武城縣馨賽德(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工地上,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內飾裝修與生產機械安裝。去年12月,印度馨賽德公司與武城簽約,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了年產辣椒紅1500噸項目,如今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尾聲,預計下月即可開工。
企業從注冊到投產,千頭萬緒,特別是外資企業,手續辦理更是復雜,然而,馨賽德從簽約注冊到建成投產,僅用了半年時間,他們為何能夠取得這樣的速度?
馨賽德(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和安全環保部主任廖巍巍解答了這個疑惑:“企業名稱注冊登記時,縣里為我們提供了‘領辦代辦’服務,當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第二天便完成項目立項。 ”這被印度企業家們稱為“中國效率”的服務,正是武城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具體體現。
營商環境的優化離不開干部作風的轉變,武城縣虛功實做,把轉變干部作風的主戰場放到服務企業、創衛、扶貧等領域,形成了干事創業、合力攻堅的強大原動力。“要干好工作、抓好落實,首先要站穩群眾立場。在經濟領域,企業就是‘群眾’。抓新舊動能轉換,要站在企業立場上;一次辦好、最多跑一次,要站在企業立場上;抓安全生產、抓環境保護,要站在企業立場上;在民生領域、安全穩定領域,也要站穩群眾立場。 ”武城縣委書記張磊說。
干部作風的轉變帶動了武城各項工作的提升,在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大會上,武城縣作為全省唯一一個縣級代表作了大會發言;該縣就地城鎮化、共享工廠、家事審判改革3個創新案例被省委改革辦上報到中央改革辦,系全省唯一;去年城鄉環衛一體化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中,該縣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當好企業貼心的“娘家人”
5月14日,投資18億元的山東中科生物創新產業園(武城)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縣衛生和健康局工作人員宋瑩一直盯在現場指揮。
今年3月,武城縣向15家重點工業企業選派了25名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員,宋瑩與另外兩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進駐中科。他們不僅要迅速適應新崗位的工作要求,還要深入展開調研,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與管理層、職工代表召開座談會,為開展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宋瑩一直奔波在企業施工工地和公司之間?!拔覀冊谝痪€能夠更加直接地了解到企業的各種需求,通過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操作性意見。 ”她說。
工作員管理經驗豐富,滿足了企業缺乏管理人才的需求,不僅協助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理順管理體制,提高企業的運轉效率,還深入產品銷售、宣傳一線。其中,進駐德州金力特電機有限公司的工作員蘇延國,聯系河北朋友尋求合作,已幫助該企業銷售電機377臺,增加稅收7萬余元。
在武城,企業一線成了干部作風轉變的“錘煉場”,政務服務環境更加優良,企業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迸發。
山東國升印鐵制罐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方文對此深有感觸。他打算辦一個產品展銷會,尋找意向客戶,但因為缺少印刷許可證,導致合同無法簽訂。武城縣行政審批局了解情況后,立即從代辦中心抽調出4人全程為紀方文辦理相關手續,最終僅用3天就拿到了印刷許可證,合同順利簽訂?!叭绻麤]有高效的代辦服務,這次我的企業將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紀方文說。
一個個案例的背后,是武城黨委政府當好暖心的“店小二”、貼心的“娘家人”、公道的“包青天”3個角色的決心?!鞍凑铡畡撛飙h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我們重點解決看似‘不能’問題,努力打造便捷、高效、廉潔的政務服務環境,為項目落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撐。 ”張磊說。
在創衛一線融洽干群關系
大年初一一大早,武城縣創衛辦職工李海濤就拿著掃帚和簸箕來到小區樓下,除夕夜守歲時人們燃放的鞭炮殘渣鋪滿了一地,李海濤將這些花花綠綠的殘渣用掃帚收攏到一起,倒進垃圾桶。不一會兒功夫,小區地面就清理出一大片?!拔涑强h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省級園林城市,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垃圾不落地’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小區居民袁波說。
自2018年起,武城打響了綜合治理“清潔之戰”“秩序之戰”“責任之戰”三大戰役,通過網格化管理,將城區劃分為10個創衛網格,牽頭各職能單位,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熱心群眾上街道、進小區,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宣傳勸導工作,并對社區衛生進行集中清掃行動,創衛工作快速見效。
站著看不如帶著干??h級領導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則,上街打掃衛生,深入社區企業、街頭小巷進行實地調研和現場辦公。商戶、群眾、社會志愿者積極響應,紛紛走上街頭,成為武城創衛的靚麗風景線。
武城鎮中大屯村村民劉佃虎是一個小老板,平常承攬些工程。在參加縣老干部局分管片區法院家屬院的創衛工作時,看到前來打掃衛生的機關干部,本以為他們只是走走形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佃虎越發覺得這次和以前的情況不太一樣。機關干部來干活了,單位領導來干活了,“一把手”也來干活了……從前他一直認為,部分黨員干部只懂指揮,不上前線,而現在他們卻是實實在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
通過創衛過程中與機關干部的接觸,劉佃虎心中萌生了入黨的想法。“通過跟他們接觸,我覺得共產黨員真是為老百姓干實事,所以我也有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 ”劉佃虎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他看來,無論能不能入黨,都要像黨員一樣,更好地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讓貧困戶實現“安居夢”
今年以來,武城縣緊緊圍繞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針對貧困戶無錢改造危房的實際,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使得貧困戶能更快地實現“安居夢”。
這幾天,武城鎮田爾莊村 94歲高齡的貧困戶程愛英正準備搬家,她的兩個兒子均因為癌癥去世,一直由兒媳照顧。家里住的土坯房是上世紀 60年代修建的,已經住了50多年,年久失修,潮濕陰暗,被鑒定為危房,可以獲得貧困戶危房改造補貼。之前由于老人生活困難,無力墊付資金進行重建,現在有了“先補后改”政策,老房子終于要重建了,最高可以獲得2.5萬元的補貼。目前,鎮政府正在統一招標,不久程愛英就能住上新房子。
武城鎮扶貧站站長魯冰心說:“原來的政策是,貧困戶需要自掏腰包2.5萬元,才能完成危房改造,驗收合格后,上級部門撥付資金,才能收到這筆錢。對于墊付這筆錢,貧困戶確實存在不少困難。 ”
為了讓危房改造政策和措施更接地氣,武城縣改變資金撥付方式,由縣級財政先行墊付,直接撥付鎮街,優先解決貧困戶住房問題。
縣扶貧辦主任董君說:“由縣財政籌集資金,把資金先期撥付到鎮財政上,然后由鎮里組織實施。一是危改戶的搬家問題,另一個是工程的日常監督問題,包括危改的工程招標,都放到鄉鎮統一實施。 ”
截至目前,武城縣現有137戶危房需要改造,危房改造所需資金296.3萬元已陸續撥付鄉鎮,全縣9個鎮街已經完成施工隊伍的招標工作,預計6月底全部完成。
為確保所有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幫助貧困群眾建立穩定、持久的增收渠道,武城縣因地制宜,依托大項目,聚力發展光伏扶貧產業園區,變魯權屯鎮“鹽堿地”為“聚寶盆”。
耀盛10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總投資15億元,占地5000畝,建設農業大棚1350個,是全國最大的光伏扶貧產業園區。項目采取“棚上發電、棚下種植、棚中休閑觀光”的立體復合經濟發展模式,每年向貧困戶分紅1050萬元,可連續分紅20年。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分紅1312.5萬元,所有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時,對于有意愿、具備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還可以免費使用農業大棚5年,通過直接參與項目獲得收入。
郝王莊鎮草二村貧困戶王懷生算了一筆賬,他家兩口人,除去家里的耕地收入以外,老兩口養老保險金共計2724元,孝善基金2400元,2018年享受淺水藕種植項目、服裝加工項目和大光伏項目分紅共計2400元,每年僅靠這些就能達到人均年收入4857元。
以產業助扶貧,用項目促脫貧,武城縣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實際的脫貧攻堅之路。兩年來,全縣凈減少貧困人口17884人,6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摘帽。
□本報記者屈大鵬本報通訊員王玉磊吳華李淑冉
武城——在一線激發干事創業原動力
“領辦代辦”服務讓辦事群眾方便不少
武城通過發展蔬菜拱棚種植等實現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