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行德州經開區支行員工,他努力把工作的每個細節做到極致。他熱衷公益,溫暖了無數留守兒童、孤寡老人——
楊丙文:點亮弱勢群體美好人生
6月4日,記者見到了農行德州經開區支行運營財會部經理楊丙文。他個頭不高,淳樸自然,說起話來輕聲細語,讓人感覺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溫暖力量。
用心專注工作,他堅守在運營財會一線,一絲不茍、務實高效,20余年未出一起風險事件;用情經營家庭,他和妻子伉儷情深、相互扶持,孝老敬親傳為美談;用愛溫暖社會,夫婦二人投身公益事業,從捐款捐物到開辦愛心德育大講堂,點亮了弱勢群體的美好人生。
他所在的支行獲評全國農行系統“三鐵”(鐵款鐵賬鐵算盤)支行,系我市唯一一家。他所在的家庭獲評“全市十佳最美家庭”。他個人曾獲評全市農行系統十大模范共產黨員,被市委宣傳部聘請為“百姓宣講員”。
秉承匠心保證工作零失誤
去年5月7日,農行總行推出了一項新業務,需要在全國選取4家支行進行模擬驗證,驗證時間定在5月12日。農行開發區支行光榮地成為4家支行之一。
進行業務模擬測驗的運營內控系統負責人楊丙文,當時因得了甲溝炎,剛剛拔掉兩個趾甲。趾甲拔除后,需要輸液半個月進一步消炎。驗證當天,他把腳上裹上一層薄鞋墊,踉踉蹌蹌出現在支行。模擬驗證從晚上8點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楊丙文帶領他的團隊出色完成測試任務。
楊丙文介紹,銀行的運營內控系統就像一臺監控報警裝置,系統會自動抓取不合規操作和非法數據。這就要求內控系統工作人員警鐘長鳴,確保每天操作無誤。在節假日、工作交接等關鍵節點,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可能會遺忘錄入相關數據,內控系統工作人員必須及時進行檢查、補充,當好“安全衛士”。財務工作更是事無巨細,他嚴把考核關,工作落實到人,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其他工作人員,確保了他所在支行十幾年來未出現一起風險事件,未出現一筆呆賬壞賬。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楊丙文說。工作之余他喜歡文藝創作。他帶領團隊拍攝了德州金融界第一部微電影《接力》,愛心助學的故事展示了農行”大行德廣伴你成長“的責任擔當和良好形象。他創作的山東快書微動漫《夸小許》歌誦了農行員工愛崗敬業的精神風貌,獲農行總行二等獎。
“心靈不哭,才能家庭不哭”
5月11日,一場別開生面、讓人笑中含淚感恩母親的活動在德州經開區宋官屯街道付莊社區德育大講堂精彩上演。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母親節,這節課楊丙文設計的課堂游戲是“我是一個懷胎十月的孕媽媽”。每個孩子從前面背上一個小竹筐,固定在腹部,竹筐里放上一袋20斤重的洗衣粉。他們逐個體驗系鞋帶、爬樓梯、仰臥等動作。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系鞋帶時沒站穩,摔倒在地上,引起哄堂大笑。“孩子們,你們的媽媽懷孕時,這些動作是她每天的規定動作,為了生下你們,她默默地吃了多少苦? ”楊丙文順勢導入了他的德育啟發。最終,這堂課成了笑中帶淚的經典案例。
這群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和需要關愛的特殊群體。夫妻檔德育大講堂是楊丙文和妻子投身傳播愛與溫暖的公益事業的一個窗口。開課兩年來,每個周六他們都風雨無阻。他和妻子根據不同的節日、熱點事件、家庭矛盾分析設計課件、精心備課,還開展了“經典唱誦”“光盤行動”等系列活動,以求給孩子們心靈的啟迪和慰藉。農行很多家屬深受感動,自發參與進來。有的家屬是心理醫生,免費幫孩子們做心理咨詢。有的家屬是設計師,帶孩子們設計各種圖畫。他們的隊伍還在不斷壯大……
起初楊丙文發動銀行員工及家屬成立了紅馬甲愛心組織,多次到敬老院、特殊教育學校等地獻愛心,開展募捐20余次,資助大學生10余人。“心靈不哭,才能家庭不哭。我們現在要通過開辦德育大講堂這種全新的方式,通過長時間、多維度的疏導幫孩子們重構一個健康的人格,讓他們樹立自信,重獲新生,讓他們的家庭幸福和諧。 ”楊丙文說道。
孝老敬親、琴瑟和鳴
除了妻子畢蘭紅,楊丙文家中還有一位80多歲的母親和一個20多歲的兒子。自從前幾年父親去世后,母親時常和他住在一起。兒子工作了,工作之余回家團聚。一家人和樂融融。
說起妻子畢蘭紅,楊丙文認為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兩人是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組建家庭。 2003年,楊丙文從禹城市農行調到了德州分行開發區支行。妻子緊接著辭掉禹城市一中英語老師的工作,追隨丈夫來到德州。“他有腸胃炎,好多年了,不能在外邊吃飯,我不在他身邊實在不放心。”畢蘭紅道出了她毅然辭職的緣由。“無論我做什么,她都盡最大可能支持我,因為我們的心在一起。 ”楊丙文如是說。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懷令楊丙文感動,精神上的志同道合更令他覺得格外珍貴。畢蘭紅來到德州后,在雙語學校教書,班上有幾個孩子家庭困難,每頓飯只吃饅頭舍不得買菜。后來他們分別動員了自己的同事,每人給孩子捐款50元錢,他們的愛心公益事業從此起航,之后一發不可收,兩人一路相伴,共同成長。
楊丙文和妻子隔三差五陪著母親遛彎的場景,讓小區里的老年人十分眼熱,大家都夸他是大孝子。“母親老了,最需要的是陪伴。 ”楊丙文經常帶著母親參與到他們的公益活動中來。他們一起去敬老院,和老人們聊天,一起參加特殊教育學校的文藝晚會,感受孩子們的純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以兒子兒媳為榮,為他從事的有關愛的事業驕傲。 ”楊丙文母親說道。
楊丙文的微信名字是色彩,說起名字緣由,他告訴記者:“我覺得我們雖然只是‘草根’,能做的事有限,但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讓更多有困難的人看到生命的絢麗色彩。 ”
□本報記者蘆瑞瑞
楊丙文:點亮弱勢群體美好人生
楊丙文向市民宣講文明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