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是一項艱巨繁重的系統工程,僅僅依靠鄉村自身難以實現,需要正視鄉村在發展中存在的短板,積極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城鎮對鄉村發展的支持和帶動作用。
當前,鄉村發展短板主要表現在:底子薄、發展滯后,在人均收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同城鎮相比存在明顯差距;貧困人口多,且主要集中在生產生活條件比較惡劣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度大;現代化產業基礎薄弱,新經濟發展缺乏基礎條件,難以實現與城鎮同等程度的經濟增長和生產力水平提高;由于城鄉二元體制還沒有徹底打破,城鄉之間要素不平等交換問題依然存在,鄉村比較缺乏資本、人才、先進技術等生產要素。可見,實現鄉村振興,僅僅依靠鄉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依靠城鎮優勢生產經營主體、良好組織形態、現代化生產方式、先進科學技術來激活鄉村各類資源和要素,促進鄉村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發展潛力得到有效釋放。
在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為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建設提供了資金積累。改革開放后,鄉村又為城鎮建設提供了大量土地、廉價資源等生產要素,大批進城務工農民更是為城鎮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沒有鄉村的支持就沒有城鎮的繁榮。繁榮起來的城鎮支持和帶動鄉村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
發揮城鎮對鄉村發展的支持和帶動作用,關鍵是破除城鄉二元體制,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引導城鎮的資本、人才、先進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入鄉村,實現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當前,尤其要發揮小城鎮和城鎮企業的作用,使其成為以城帶鄉的基本支撐。
小城鎮毗鄰鄉村、貼近農民、連接城鄉、亦城亦鄉,且進入門檻低、各種束縛少,既是城鄉之間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的重要依托,又是農民深度融入城鎮的重要場所,因而是吸納農業轉移人口、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樞紐和依托。應鼓勵和引導小城鎮因地制宜發展,把城鎮建設與提高進城農民素質有機結合起來,使小城鎮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典范、農民感受城鎮文明和現代文明的窗口、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的平臺。
企業是帶動城鎮生產要素流入鄉村、支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城鎮支持和帶動鄉村發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向鄉村提供資金等資源要素;二是依靠市場手段引導城鎮企業進入鄉村,雙方基于經濟利益實現合作共贏。實踐證明,后一種支持方式更為有力,也更可持續。促進城鎮企業進入鄉村,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一是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破除阻礙城鄉之間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城鎮和鄉村之間各類資源要素平等交換,激發鄉村各類資源要素的活力。二是加強財稅、金融、土地、產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套,為城鎮企業進入鄉村、融入鄉村、建設鄉村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加快推進“三權”分置改革,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集約規模經營,夯實推進鄉村振興的制度基礎,為城鎮企業進入鄉村、支持鄉村發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