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蘭
十年前,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調到一個小鎮上班。小鎮人不多,所以賣早飯的也是寥寥無幾。鎮中心小學是我上班的必經之處,每天早上路過的時候,總會看見一位頭發斑白的老婆婆在校門口擺個攤,賣賣小雜物。
有天早上,我在她那里買了一包衛生紙,付完錢正要離開時,老婆婆親切地問:“閨女,吃過早飯了嗎? ”“俺從來不吃早飯的。 ”我回了一句。
“那怎么行,不吃早飯對身體可不好。 ”說完,老婆婆從身邊的一個保溫桶里盛出一碗熱騰騰的雜面遞給我。
此時,我的肚子剛好像唱歌似的“咕咕”叫起來,趕緊接過碗吃下去,香味便由里一點點往外溢。吃完后,我從衣兜里掏出零錢給老婆婆。
“不要錢,你就嘗嘗我的手藝?!彼贿呁谱屢贿呂⑿χf。第一次聽吃飯不要錢的事。無論我怎么給,老婆婆最后都沒要。
這事過了好幾天,我心里總是感覺很虧欠,就向辦公室一位老同事說起。同事告訴我,這位老婆婆的兒子是鎮上的老師,前年暑假為了救一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為了讓兒子的愛心延續下去,老婆婆在那擺攤兩年了,日用品是收費的,而雜面向來都是免費吃,小鎮的人都稱老婆婆的面為“愛心雜面”。
聽了此事,我頓時對老婆婆肅然起敬,一個老人都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獻愛心,而我這個精力旺盛的年輕人有什么理由不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呢?從此,我早上不再睡懶覺,而是早早地去老婆婆擺攤的地方去幫忙。
老婆婆的雜面真是一絕,她告訴我,搟雜面時手勁一定要使勻。出于好奇,有一次我就到老婆婆的家里親眼看她做雜面的過程。以前我總是納悶搟雜面的搟杖跟我們平常的搟杖一樣長,可為什么搟出來的雜面就比搟杖長好多呢?原來,這中間是有竅門的,雜面是折疊起來搟薄的,即把一塊雜面搟到案板那么大以后,就前后左右折起來,折疊成一個小方塊,然后再卷在搟杖上搟,這么反復折疊上三四回以后,這雜面自然就搟得像書紙那么薄了。
這樣的薄面,老婆婆再用快刀切下來,自然就成了傳說中的“薄如紙,細如線,放在鍋里蓮花轉”的雜面了。面做好了,接下來是做雜面的臊子,老婆婆說雜面方法雖然簡單,但也有講究:清水炸點油,曰調湯雜面;洋芋丁丁作臊子,曰洋芋圪瘩雜面;羊肉作臊子,曰羊肉臊子雜面;不倒湯叫油調雜面。
而老婆婆讓大家吃的是素湯雜面,就是把洋芋、蘿卜丁和豆腐丁及蒜苗和蔥末用清油爆炒后加入適量開水,然后再放入鹽、花椒,湯就做成了。把雜面煮好后一過水就和臊子混在一起,出鍋后再拌上一點油潑辣子,顏色鮮紅而綠純,看上去讓人垂涎欲滴。在鎮上呆了兩年,一直被老婆婆的“愛心雜面”感動著,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吃著她親手做的雜面,心里總是流淌著家的溫暖。
離開小鎮有十年了,當一根長長而筋道的面條進入口中時,“愛心雜面”散發出清新而又濃烈的香味總會籠罩著我。
古人說的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彪m然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雜面,但老婆婆小小的善行,卻溫暖了很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