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進村入戶,身上常年帶著青草香、泥土味。
天空,是他的第二戰場。以無人機教官身份,他登上央視舞臺,斬獲多項國家級大獎,實戰中屢立戰功。
他,就是寧津縣公安局相衙鎮派出所民警李明。
5月22日,李明受公安部邀請參加第十九屆上海安博會暨第二屆上海警用安防無人機論壇,代表全國公安系統作典型發言。
一個基層民警緣何登上國家級平臺?他和警用無人機有什么不解之緣?
無人機助他變身“辦案達人”
7月8日,在相衙鎮徐莊村,李明身著警服,手持遙控器,寫有“寧津警航”字樣的無人機平穩升空。在他的操控下,無人機做出多項高難度動作。利用高倍變焦鏡頭,地面情況一覽無余。
高空偵查、現場實錄、快速測繪、物資輸送……這些無人機警用前沿技術,李明可謂得心應手。
李明從小就是個航模迷,喜歡擺弄各種飛行器。2011年7月,從鄭州鐵路警察學院畢業,李明成為了寧津縣公安局相衙鎮派出所一名民警。那時無人機剛剛興起,出于“游戲”的心態,他購買了一架小型無人機。憑著對無人機和航模的熱愛,李明接連啃下空氣動力學、飛機飛行原理等多本專業書籍,學會了拆卸、設計和組裝,成為了無人機的維修行家。
時間久了,李明心里開始有了“小九九”,能不能將無人機運用到實際案件偵破中呢?
當時國內尚無可借鑒經驗,為了進一步拓展無人機案件偵破功能,李明開始嘗試在機身上安裝拋投器、喊話器等“硬件設備”。“小試牛刀”的機會很快到來。2016年5月30日,寧津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依法對涉嫌故意傷害的犯罪嫌疑人楊某進行傳喚。傳喚過程中,楊某突然發難,不僅用磚頭、啤酒瓶等物品投擲民警、警車,而后更是手持弓弩躲回院內,叫囂“誰進來就射死誰”。
楊某手持的弓弩傷害性極高,院內情況不明,硬闖可能造成傷亡。關鍵時刻,現場指揮員想到了李明的警用無人機。
起飛、定位、影像傳輸……在30倍變焦攝像頭下,楊某的一舉一動完全映入民警眼簾。發現空中的“不速之客”,楊某氣急敗壞,開始持弓弩向無人機射擊,但均被一一躲開。在確定楊某已無弩箭后,李明開始通過高空喊話器與楊某談判,分散其注意力。在時機成熟后,特警突然破門而入,將楊某一舉抓獲。2017年5月,該實戰案例榮獲全國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戰典型案例獎。
有了這次成功經驗,李明更堅定了將無人機應用實戰的決心。通過警用無人機開發,寧津縣公安局在社會管理、公共監管、應急處置等各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李明也被同事稱為“辦案達人”。
熱愛+苦干,登上央視任教官
公安系統中會操作無人機的民警很多,但李明不僅能操作,還能夠自主研發,這讓他成為警用無人機領域的“大拿”。
為了設計款式,李明學會了繪圖軟件;為了組裝材料,他學會了3D打印;為了連接線路,又自學了電路知識。按同事們話說,李明是個不折不扣的“航模發燒友”。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后,李明總是一頭扎進自己的工作室里,調整機翼、整理數據……有時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傘折式機臂,響應速度最快1分鐘即可部署完畢起飛;拋投裝置可裝載10公斤物資,應用于搶險救災、反恐排爆……2017年6月,由他自主研發的“多功能查打控一體化警用無人機”正式亮相。“這款無人機的型號為NJGAUAV-X8,但我更喜歡叫它‘小飛’。 ”李明說,“小飛”像是他的戰友,在繁忙的警營生活中陪伴、鼓勵他,一起執行警務,共同為人民服務。
每年5、6月是罌粟開花的季節,往年這個時候,民警要挨家挨戶查找并鏟除轄區罌粟,向群眾講解危害,至少要花費15天時間。李明利用無人機在短短2天時間內就飛完整個縣域,極大節約了警力。
今年2月15日,由公安部和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聯合推出的《警察特訓營》節目播出,李明受邀參加并擔任無人機飛行科目的教官及裁判。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天氣惡劣等難題,李明出色完成考核科目設計、無人機飛行表演等任務,獲得公安部認可。“無人機警務是大勢所趨,以后會得到更廣泛應用,我愿把我所學傾囊相授,培養更多相關人才,全面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和現代化警務水平。 ”對于未來,李明滿懷期待,今年剛31歲的他,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董建新本報通訊員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