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初見李兆靜時,她剛從困難群眾家走訪歸來。“自去年3月起,我們設立了‘支部書記走訪制度’,以入戶走訪的形式傾聽民意,及時掌握新情況、新問題。 ”李兆靜說。
1987年出生的李兆靜,從事社區工作已7年多時間。去年1月,她來到德城區廣川街道錦繡川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初到社區,基層黨組織渙散是李兆靜面臨的最大難題。“我們社區有69名黨員,但黨員活動日幾乎沒人參加。大家是有事來不了?還是壓根兒就不想來? ”帶著這些疑惑,李兆靜萌生了到黨員家里走訪的想法。
一有時間,李兆靜就會帶領黨總支成員逐戶走訪轄區黨員,以拉家常的方式向他們講解社區動態,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韓明光患有尿毒癥,平時生活起居多有不便;賈正榮和妻子單獨生活,兒女都不在身邊……通過走訪,李兆靜摸清了轄區黨員的基本情況,對患病黨員、老年黨員給予重點照顧,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漸漸地,老黨員見到她時會親切地喊她一聲“閨女”,黨員的組織生活愈加規范,黨組織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走訪工作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走訪對象也從黨員擴展到轄區群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李兆靜提出“黨建陣地和服務陣地融合,創新服務載體;黨建網格和社區網格融合,創新社區治理方式;共建單位和公益組織融合,創新服務項目”的“三融三創”工作法,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
北到天衢路、南到東方紅路、西到德興大道、東到岔河西大道,在這片有限的區域里布局著11個小區。李兆靜說,場地有限、人口密集是錦繡川社區的一大特點。就在這有限的區域內,她大力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辦公資源,將過去5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壓縮了近300平方米,先后建起了閱覽室、老年活動室、志愿者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多個活動場地。周二下午是老人的智慧課堂、周五晚上是“同悅課堂”親子讀書會、周六是京劇票友社和葫蘆絲藝術團表演……李兆靜在充分了解居民需要后,開設了10余項為民公益服務,極大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談及此事,社區居民李文煥說:“李書記來到我們社區后,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從無到有,變得多姿多彩了。我要為她點100個贊! ”
各小區居民的難點問題時刻牽動著李兆靜的心。她常說,醫生看病得對癥下藥,為民服務也要有的放矢。老舊小區改造時,轄區內的辦事處宿舍因為沒有公用電表,小區內安裝的路燈和監控均無法正常使用,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了解情況后,李兆靜立即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研究解決方法,在征得居民同意后確定了以社區名義開通安裝公用電表、居民自負電費的解決方案。此后,她在街道辦事處、施工方、居民代表中間往返協調。去年10月,“失明”近3年的路燈終于又亮起來了、攝像頭也動了起來。居民感動地說:“謝謝李書記,我們的小巷子晚上又亮堂了! ”
在李兆靜的帶領下,錦繡川社區先后榮獲2018年度省級文明社區、德城區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她個人也獲得了“德城最美職工”“德城區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本報記者王志冕本報通訊員方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