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賢彪
讀書同做其他事情一樣,是講究方法和技巧的。歷史名人陶淵明的讀書技巧就是“不求甚解”。他在自傳性短文《五柳先生傳》中寫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這“不求甚解”4個字,絲毫不是馬虎、含糊之意,而是指讀書不要穿鑿附會,拘泥于章句之中,因小失大。此種讀書態度和方法,體現了一種酷愛讀書又善于讀書的氣質。“不求甚解”作為一種讀書方法,古今中外得其益者并不少見。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結果“不求甚解”的諸葛亮在學問和成就上,都超過了“務于精熟”的三人。宋代理學家陸象山也曾說過:“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當代著名學者金克木著有《書讀完了》一書,他說“書讀完了”,是指對中國古典文籍。如此大的閱讀量,如果每一本都熟讀精讀那還了得!筆者猜度,肯定也是用了“不求甚解”的讀書法。由此可見,“不求甚解”的讀書法,為古今不少名人所提倡,自然是有它一番道理的。
與“不求甚解”方法相對應的是穿鑿附會、拘泥于文字詞句,死鉆牛角尖。這后一種學習方法往往費力不小,效果卻不佳。我國南北朝時,有個名叫陸澄的學者,從小好學,相當刻苦,“行坐眠食,手不釋卷”。可他讀了三年《易經》,背得滾瓜爛熟,卻只限于字面的理解,而對書中的道理,他卻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在學術造詣上無甚建樹。后人在總結陸澄的讀書方法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他“拘泥于章句而疏忽于會意,活脫書櫥也。 ”“不求甚解”讀書法有一個好處,它使讀者不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從而擺脫過多的微觀約束,宏觀地高瞻遠矚地往前走。同書本打交道,無論是打基礎,搞專業,或是更新知識,都有一批須得下功夫研讀的書。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堅持有計劃地、高瞻遠矚地去讀,許多擋路的疑義和待拓的意蘊便會在無形之中得到化解,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則,老是被書中的一些無關宏旨的段落和字句所纏繞,最終只會影響閱讀的興趣和效果。
當今一個“忙”字,概括了現代生活的顯著特點。面對海量的書籍和信息,大體都可以“觀其大略”“不求甚解”。如果對所讀之書,本本都“熟讀精思”,既沒有那么多時間也沒有那個必要。當然,對人生“墊底”的經典、自家專業書籍,該精讀的還得精讀,該熟記的還得熟記。否則,就會踏入“笨伯”之列,最后吃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