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有賺頭 日子有奔頭□本報記者胥愛珍本報通訊員扈文薔
宋官屯街道魏莊村通過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因地制宜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種植,找到了農民土里“刨金”增收致富的好門路,實現了農業種植產業有奔頭,農民美好生活有盼頭,在希望的田野里種出了新希望
“有了合作社的帶領,全村人擰成一股繩,不光種地有賺頭,日子也越過越有奔頭!”7月12日下午,宋官屯街道魏莊村弘盟合作社種植基地的樹蔭里,幾位歇息的村民圍坐在一起聊天。
72歲的種地“老把式”魏振才一提起種地的今昔不同,就有著說不完的話:“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天掙200元,一個月五六千元,種一畝地的小麥或玉米,一季下來掙的錢還抵不上一個月的工資,都不愿意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啦。 ”“咱們倒是想種,能種好嗎? ”63歲的魏振義,雖然年紀比魏振才小10歲,在種地方面,卻越來越沒自信。“心里是真離不開腳下的土地,可是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很多新技術也學不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失落。“你們再說那些有啥用,這不是有合作社了領著干了嗎?過日子就得往前看! ”67歲的李鳳琴是魏振才的老伴兒,個頭不高也沒啥文化,過日子的心氣兒卻挺足。去年,村里計劃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種植,她第一個找到村黨支部書記魏書忠,把自己家的6畝地交了出去。“跟著村支部干,錯不了! ”她對自己的決定很有信心,逢人就勸大家趕緊流轉土地,別耽誤了村里的整體計劃。“現在國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咱們還是用老辦法種地,走老路子發展,怎么振興鄉村過上好日子? ”魏書忠插話說。
1976年出生的魏書忠,在城區一家汽車銷售服務4S店工作了十幾年,2014年進入魏莊村黨支部任委員,去年1月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這些年,雖然在外工作,可是他一直沒遠離自己的村,出差時在南方一些發達地區看到人家建設的美麗鄉村和別人過的好日子,他羨慕不已,對鄉親們勤勞工作、日子卻沒有大起色的現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書忠年輕,干勁大腦子活,上任第一天就跟我們說,鄉村振興的根本在產業振興,對我們這些地理位置不太優越、資源稟賦也不突出的村來說,振興產業就得先老老實實做好土地文章,把鄉親們的收入提上去。 ”村“兩委”成員魏書義說,大家很快達成了共識,并于去年秋后正式推動村里的土地流轉,注冊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創辦的弘盟土地股份合作社,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就流轉了38戶村民的150畝地。“土地是流轉了,要是還繼續種傳統作物,效益還是一般,多虧村干部們千方百計找門路,為了大家有個好收入,他們可操了不少心。 ”村民張蘭英豎起大拇指說。
為了選擇效益高的種植品種,魏書忠不僅自己到處打聽,還帶著村“兩委”成員到農業生產較好的濰坊壽光等地參觀學習。“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給群眾看,咱得用實際行動讓鄉親們知道咱們是一心一意帶著大家奔好日子。 ”魏書忠說,經過多方考察,合作社最終與安丘市裕鑫食品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訂單”的模式,種植洋蔥,用以深加工和出口。“合作社和公司簽訂單,農產品有最低保護價,公司還提供種子和技術服務,流轉了土地的村民到基地去干活掙錢,年底還能參與分紅。 ”魏振義感慨道:“大家原來不懂怎么種洋蔥,在公司技術員的指導下,我們都學會了洋蔥的種、管、收,成了種洋蔥的高手。 ”
今年6月8日,弘盟合作社種植的40畝洋蔥,每畝產量7500多公斤,以每公斤1.04元的價格一次性被公司全部收走,每公斤高出保護價0.34元。“雖然第一次種的不太多,但是一季洋蔥就快趕上以前兩季的收入了,村民們看到了合作社這種方式的好處,對以后更有信心了。 ”魏書忠欣慰地說,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合作社的家當可不少了,先后投入30多萬元購置了旋耕機、抽水泵等設備,還鋪設了地下水管等設施,為今后擴大種植規模打下了基礎。“你們聊得挺熱鬧啊,魏書記,我也想把家里的地流轉給合作社,我們這一片啥時候能加入? ”大家正聊得起勁兒,村民魏書超急火火地跑來問道。原來,魏書超常年在外干建筑,每年都要回家好幾趟料理家里的5畝多地,圖省事兒去年就干脆把地里栽了樹,現在聽說村里的合作社干得不錯,就想入股,“合作社是長遠的路子,哪怕把樹拔了能加入也合算。 ”他笑著說。“你這賬算得挺明白,你看,咱村里北面那片40畝地種上了日本青蔥,這片80畝地已經建了4個大棚,準備種水果辣椒,都是訂單種植,不愁種不愁賣,就等著年底拿分紅了。 ”魏振義說。“振義叔說得對,我們今年業務又擴展了,跟德州市美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種水果辣椒,以后有了實力,咱自己也發展蔬菜的深加工,做咱魏莊村自己的產業鏈。 ”魏書忠跟大家勾畫出村里未來發展的藍圖:“現在流行建設田園綜合體,現在咱們天然氣也通了,自來水也都通了,等掙錢多了,也建田園綜合體,家家住上小洋樓! ”“那才好呢,我們都盼著這一天! ”圍在一起的村民個個臉上露出憧憬又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