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會議,并印發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控制在100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一舉一動、點滴進展,時刻牽動著企業的神經。此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涉及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方案一出臺,企業無不拍手稱快。
之所以引發強烈反響,緣于改革精準擊中痛點,將極大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新階段,重點領域、難點任務的改革成為焦點。因為審批手續多、辦事難、耗時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難現象仍比較突出,建好項目審批 “快車道”,使審批安全、平穩運行,成為“放管服”改革的重點、難點。
去年,我市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列入優化營商環境10大專項行動之一,出臺了行動方案,基本實現45個工作日取得施工許可證的目標。此外,一般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聯合審圖等諸多改革,也消除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不少“中梗阻”。另一方面看,這些改革都是部分流程、部分環節的改革,缺乏整體性,部門間協調不暢、業務協同度不高,由此導致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難問題仍然沒有完全破解。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行到“底”,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向頑瘴痼疾開刀,補齊短板,必將構建形成有利于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的體制機制,推動營商環境實現更大提升。
當下,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勢在必行,這也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改革涵蓋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全流程。覆蓋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和技術審查、中介服務等其他類型事項。涉及市縣兩級多個部門、多項業務,是自上而下、橫向聯動的系統工程。為確保改革順利推動,市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各部門要聚焦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把基礎工作做到位,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扎實推進。同時打破各自為政局面,抓住痛點合力攻堅,發揮最大協同效應,全面推動改革措施落地。
100個工作日完成全過程審批,是政府實打實的承諾。兌現這一承諾,“放”和“管”是兩個關鍵環節。要做好統一審批流程、精準審批環節等實實在在的減法。“放得開”的同時,建立與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真正“管得住”,避免陷入“一放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
□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