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傳統文化插上飛翔的翅膀
——記劉建義與他的文化三部曲
通訊員 王茹
史韻悠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就如何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我們走進了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原黨組成員劉建義的書房。當我們看到他的《德州鄉村記憶》、《德州歷代方志集成》、《鄉土教材—大美德州》三部作品清樣的時候,我們才真正感覺到“什么叫堅守、什么叫震撼、什么叫鴻篇巨著”。劉建義曾任文化局長、旅游局黨組成員23年,說起他案頭的這三部作品,他多年來專注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才有了眼前這套傳統文化“三部曲”的誕生。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個個上千年的古村落逐年消失,為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記住鄉愁”理論落到實處,搶救性的整理這些資料尤為迫切。這就是第一部曲《德州鄉村記憶》誕生的緣起和初衷。一條河流流淌著一段歷史;一個村落詮釋著一種文化;一個村名記錄著一個傳說;一種民俗演繹著一個故事。《德州鄉村記憶》這部2000多萬字、8000多張圖片的作品,客觀、詳實地記錄了德州8374個村莊的“行政隸屬、地理位置、姓氏構成、村名由來、鄉村醫療、興教立學、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民間故事、民間傳說、人物春秋、革命烈士、基層組織”等內容。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國家史志辦、北京各大高校的地域文化博士生導師和領導評價說:“這種超大文字量、超大信息量的鄉村記憶作品在全國尚屬首例。其目的就在于:搶救鄉村文化、傳承歷史記憶、留住鄉思鄉愁。其價值就在于:傳播價值、傳承價值、研究價值、文獻價值、收藏價值、饋贈價值。這部作品的問世,對山東、對全國的鄉村記憶保護工作都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引領作用。”
在《德州鄉村記憶》編輯過程中,劉建義搜集到散落在全國所有收藏機構和民間等各個角落的明清至民國時期纂修的德州地方志、家譜、檔案等文史資料,力求資料詳實、全面、客觀、公正。當第一部曲編輯定稿的時候,第二部曲《德州歷代方志集成》也隨之誕生。《集成》內容包括:明嘉靖、萬歷;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以及民國修纂的舊志75種、20000多個筒子頁、100多函、350多冊。地方志其功用就在于“正人心、敦風尚、明正誼、垂治規。究興衰之由、陳利弊之要,補救時政之闕失、研求民生之枯榮、是為治理之龜鏡”。《德州歷代方志集成》采用“宣紙印刷、手工線裝”的傳統工藝,原汁原味的再現這些重要的歷史文獻。這種對珍稀善本的“搶救整理、極品再現、思接古人、大成之美、道器合一、服務當今”的做法,對“搶救稀缺資源;傳承古籍精粹;科學整理應用;保護文化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部曲、第二部曲的問世,有效解決了傳承的問題,但如何傳播呢?地方教材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于是劉建義就萌生了編寫第三部曲《地方教材——大美德州》的想法。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編輯了這套12冊的《鄉土教材——大美德州》。小學段6冊:分為“名勝古跡、家鄉特產、民俗禮儀、民間藝術”四個板塊。初中段3冊:分為 “文化遺產、人文地理、紅色經典、傳奇故事”四個板塊。高中段3冊:分為“歷史人物、文脈綿延、地名故事、廉政愛民”四個板塊。大力實施“一、二、三、四”工程。即:一個學生、一本教材,帶動二個家長(爸爸媽媽),影響三個家庭(小家庭、祖父母、外公外婆),波及四個老人(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了激發學生的熱愛家鄉、心系家鄉的情懷。充分利用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勵志、廉政、愛民、理想教育。《鄉土教材——大美德州》的誕生,必將在全社會迅速掀起“愛祖國、愛家鄉、愛我德州”的學習熱潮,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加有效、更加快捷的傳播。
這三部作品的問世,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文化強國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戰略部署的具體體現。
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劉建義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應用,我做的這些工作,就是要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插上飛翔的翅膀,只有做好傳播和傳承,才能服務于當代,惠澤于未來。做為一個文化工作者,我們應當做:無愧于前人的后人和無愧于后人的前人。接下來我的第四部曲《德州歷代文存》13卷;第五部曲《德州鄉村地名錄》500萬字;第六部曲《德州那些事兒》1500萬字;第七部曲《歷代名人詠德州》13卷,也將陸續面世。”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構想,無論是內容、還是體量,都強烈的沖擊著人們的視覺、震撼著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