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杜敏李敏)
油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據相關部門統計,全國大約80%的家庭油的攝入量都是超標的,如何科學地控油呢?本期,德州市疾控中心的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記者:食用油的科學攝入量是多少呢?
專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記者:食油攝入過多有哪些危害?
專家:長期食油過多會導致血脂異常,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肥胖、高血壓等疾病。
記者:如何科學減少油的攝入量呢?
專家:首先,烹調食物時盡可能不用烹調油或用很少量烹調油的方法如蒸、煮、燉、拌、急火快炒等,以及用煎的方法代替炸。其次,使用控油壺和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少吃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
記者:市場上有很多品種的油,應該如何選擇呢?
專家:最好吃多種植物油,因為不同植物油的營養特點不同,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關注失效期。購買食品時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記者: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體重不正常的人群,用油有哪些不同呢?
專家:對于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體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來說,我們更強調的是選擇植物油中的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們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記者:部分人炒菜時認為油熱了炒的菜更香,這種觀念對嗎?
專家:炒菜時把油熱到油煙滾滾,然后把濕淋淋的菜放進熱油鍋里,隨之“嗞啦”一聲響,似乎很有做飯的感覺。其實這是最不科學的做法。因為過度加熱植物油會使食油中的卵磷脂和維生素A、E等遭到破壞。同時,高溫的油還可能產生高溫氧化聚合物、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類化合物、雜環胺、丙烯酰胺等潛在的致癌物質。油煙是肺癌的誘發因素,也能導致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科學的炒菜方法是,將油倒進鍋后,待油面波動,沒有多少油煙(最佳油溫大約90℃)時加入青菜。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