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見習記者王風林攝影報道
家住在東長莊園的蓋學文,因為每天都穿著筆挺的綠色軍裝,熟悉他的人都喜歡稱他為“老紅軍”。他不僅經常為鄰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是了解到陌生人有困難,也要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也許沒有什么耀眼的光環,沒有豐功偉績,卻擁有滿腔的真誠和熱情。
青春奉獻給軍營
1971年,22歲的蓋學文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入伍,在他來到新疆羅布泊浩翰戈壁深處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具體從事的哪方面的工作,只是為建設祖國而感到驕傲,在進入"8023"部隊后,蓋學文在工廠里跟著師傅學起了如何進行工業元件的生產,默默的為這項驚天偉業奉獻著自己的心血。
在部隊服役時,蓋學文便養成了助人為樂的習慣,在工作之余幫戰友打掃衛生、清洗衣物,還自學一門理發的手藝,戰友們都喜歡找他理發,“當時部隊的領導讓我給大家講話,要宣傳一下我的精神,但是一直覺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些小事,就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懂怎么宣傳,最后事情也作罷了。”
因為需要回家照顧家人與年幼的弟弟妹妹,蓋學文在服役兩年后便離開部隊。如今他經常會懷念那段難忘的日子,每當電視上播放“8023”部隊相關新聞時,甚至還會留下激動的淚水,“我在1989年以后才將自己的工作告訴家人,國家也開始紀念‘兩彈一勛’一些老科學家,廣播里經常講他們的事跡。”蓋學文說。
蓋學文的車上永遠插著一面五星紅旗,在日常生活更時刻不忘關注著國計民生,每次看到新聞里播報成績,“ 就為國家現在的發展感到由衷的高興。”蓋學文說。
用真誠奉獻愛心
退伍之后的蓋學文,總是念叨著做事不能只顧自己。一次,在過年時答應幫幫親戚和鄰居做豆腐,蓋學文沒有專門學過做豆腐的手藝,只是在他小時候經常看村子里人做,憑記憶摸索著做了起來,結果做的豆腐味道很好,后來每到紅白喜事,村里人就找上門來,請他幫忙做豆腐,他從未拒絕更不曾收取過費用。
蓋學文樂于幫助他人,真誠奉獻愛心,很大程度上受到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在家鄉時基本村子里每家每戶都得到過蓋學文的幫助,不管大小事,他都熱情幫忙,一視同仁。
在采訪中,蓋學文還告訴記者自己曾救過一名失足落水的孩子,那是在蓋學文一次去河北的途中,他在一座橋上經過的時候,聽到小孩哭喊的聲音。往橋下望去發現一名四五歲的小孩在河里掙扎。看到這一緊急情況后,蓋學文趕緊脫掉衣服跳下了河,潛入河中一把抓住小孩的手臂,使出全力才將小男孩托出水面。“之前父親從未向別人提及救人這件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蓋學文的女兒說。
做點事感到踏實
“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老人和孩子要多加愛護,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這些年來照顧鄰里老人對蓋學文而言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去市場買菜都會為不便出門的老人們捎上一份,并挨家挨戶送上門。
蓋學文對于獨居的老人格外的照顧,他連續十幾年為小區里一位臥病在床的老人理發,“老人習慣用那種老式的推子理發,我就自己買了推子,每次去理發都要先把老人抱到躺椅上,直到老人去世我推子都已經用壞了三把。”蓋學文說。
東長莊園附近有些低矮的平房,平房門前的道路還是土路,為方便那里居民出行,蓋學文便駕駛著電動三輪車,每天清晨5點左右出門,去收集一些丟棄的石灰渣滓,再把這些石灰渣滓墊在土路上,周邊的居民經常看到他修路時忙碌的身影。而到了雨季,蓋學文則變得更加忙碌,每天都要檢查周邊的排水管道有沒有出現堵塞,以防出現積水的情況。
記者采訪時,感受最多的就是蓋學文的樸實,他總是重復說自己沒做什么,只覺得實實在在做點事,心里比什么都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