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再造,就是打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體制壁壘、機制障礙,實現政務服務和社會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最優化。今年以來,平原縣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和企業滿意為目標,通過重塑體制機制、下放審批權限、創新服務方式等舉措,由內而外再造流程、由表及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把政務服務做到最優。
頂層設計,重塑服務平臺。推進流程再造,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根本性、顛覆式的自我革命,這要求我們從全局著眼、頂層設計,重新洗牌、重構規則,打一場從思想到行動的流程再造攻堅戰。
一個大廳辦成事。今年7月,平原縣總投資7.5億元、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的市民中心投入使用。以此為契機,平原縣將原來分散的行政審批、醫療保障、生活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5個辦事大廳,電力、燃氣、熱力等6家涉企便民服務機構,合而為一、合署辦公,推進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五個一”集成服務。
一個機構管審批。去年以來,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劃轉了原屬于28個部門的155項行政審批事項。年初,經過兩個月多輪次的流程梳理、再造和布局調整,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打破原有體制機制,重新成立了建設項目科、市場準入科、農林水事務科、社會事務科等4個行政審批科室,實現了行政審批事項“一窗受理、全科通辦”,審批主體由“碎片化”聚合為“一個主體”,審批科室由過去的28個整合為現在的4個,審批人員由過去的124人精簡為現在的35人,初步建立起“審管分離、事權集中、服務高效、監管有力”的新型審批服務機制。
一枚印章發證照。今年3月1日,平原縣正式啟用“行政審批服務局”專用章。首批劃轉的155項行政許可事項、42項關聯事項實現了“一章審批”,所發證照統一印章。
政務下沉,重構服務半徑。在梳理行政審批職能中,我們發現:群眾業務辦理量最大的是工商、食藥、城管、人防等行政審批事項,而基層群眾在辦理這類業務中存在“痛點”。一是距離遠,即便是“最多跑一次”,鄉鎮群眾辦理業務近的要5公里,遠的超過35公里;二是技能低,鄉鎮群眾操作電腦辦理政務事項的水平普遍偏低;三是對政策理解度低,在事項辦理過程中所帶證件往往不全,填表或表述不準,易造成往返多跑的情況。
以問題為導向,向“痛點”開刀。平原在全市率先推進政務審批向鄉鎮下沉,延伸政務服務半徑,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審批服務下鄉鎮。建立了完善的審批服務網絡,按照“審批權屬不變、數據網絡流轉、EMS免費郵寄送達”的新模式。今年,先后將辦理業務量大、辦事頻次高的個體工商戶、食品經營許可證等6項行政審批業務下沉至鄉鎮、社區,實行并行辦理、證照聯辦。目前,已在全縣13個鄉鎮、5個城區社區設立了幫辦代辦窗口,達到了全城覆蓋,實現了就近辦、馬上辦、網上辦、全域通辦。截至目前,鄉鎮、社區共辦理證照3787份,郵寄送達率90%以上。
企業開設進銀行。平原縣在推進審批服務下沉鄉鎮社區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流程再造,將企業開辦渠道由政務大廳服務窗口向金融網點延伸,創新實施“企業開辦進銀行,創業融資一站式”的服務新模式。企業在創立時,可享受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賬戶開立、融資貸款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了企業開辦與創業融資有機結合。
服務“上心”,塑造政務品牌。平原縣在推進流程再造進程中,注重從實處、細處、微處著手,下足“繡花功夫”,打造政務服務品牌。
項目建設“一鏈辦結”。推行項目建設“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前置2項審批環節,取消審批事項12項。通過流程再造,平均精簡申報材料10項,審批時限壓縮一半以上。
證照聯辦“一次辦好”。推行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聯辦模式,縮減環節6個,相關證照辦理由原來跑多次到現在“一次辦好”,申報材料由15份縮減到3份,辦理時限由20天縮減到3天。
幫辦代辦“一幫到底”。平原縣建立重大項目全程幫辦代辦機制,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走出大廳辦業務,主動為企業上門服務,全力當好為企業家、創業者服務的“金牌店小二”。目前,行政審批服務局幫辦代辦數量占企業辦件總量的70%以上。
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的“減法”,增加了群眾和企業滿意度,實現了市場活力的倍增。截至目前,平原縣新增企業983家,較去年同期增長36.5%;新增個體工商戶2463戶,較去年同期增長33.8%。相當于每個工作日新增企業1.6家、個體工商戶4.2戶。□王洪霞(作者系平原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