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勝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路,記錄著城市的變遷;每一座城市都有文脈,凝塑著一方水土的精氣神。
在德州,解放大道就是這樣一條路,就是這樣一條文脈。
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文化根基深厚。
在歷史上,這里文廟、書院、大寺、戲院、牌坊等文化地標眾多;現如今,這里仍然是學校、書店等場所的集聚之地。
1解放大道,與德州城同一個生日
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建城,到今年622年,解放大道,也是那時候出現的。
乾隆《德州志》記載:學宮前筑堤而路,名學前大街。這條路最終定名“解放大道”,是到了1981年9月7日。之所以叫“解放大道”,是因為1946年解放德州戰役首先是在位于這條路上的德州城南門打開的突破口。
當年的學前大街位于老城的中軸線上,為德州的文脈之路,集文廟、牌坊、學校、衙署、商貿文化于一身。它北起學宮東側的魁星樓,出德州南門,穿過玉皇閣,進入通濟南府的大道。這段距離有李家角、王家角、二郎廟角、喧嘩角、柴世角、四牌樓角6個主要路口,每個路口都書香滿滿。
學前大街隨城市發展幾經變遷,到1935年,逐步演變為南關街、南門里大街、當鋪街等22條街巷。1951年,德州拆除南城門,1958年、1969年、1974年,這條路分段進行了拓寬,初步形成了北起長莊,南至向陽路,全長6500米的主干道,跨當時的豐華、建設、馬市、東地四個街道辦事處,并為四個轄區的分界線。1967年,這條路被命名為“紅衛路”。
如今的解放大道,北起萱蕙路,南至于官屯大橋南,接105國道,以大學路、東風路為界,分為解放南大道、解放中大道、解放北大道三段。
2李家角,一門出了4進士
李家角就是目前德城區天衢路與解放大道的交匯口,是老德州中心街的最后一個路口——德州解放以前,這里再往北就是文廟,沒路了。
李家角得名,源于住在這里的李家大戶。李家考出了四個進士:李瓚明、李源、李有基、李汝霖。很多人都說,李家沾了文廟的光。
文廟位于李家角的西北方向,以前是德州監獄舊址,目前是一片工地。很多人都說,如果德州城里地下還埋著寶貝的話,一定就在這里了,因為這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遺憾的是,不久前文物部門對這里進行了實地挖掘考察,沒有發現原始土層跡象,也就是說,這里不存在大規模出土文物的可能。
德州文廟坐北朝南,院內柏樹參天,這是前諫議葉洞庵在明嘉靖甲寅(1554年)種植的,整整300棵。文廟最前面是高大影壁,上書“大和意氣”。影壁下為魚池,東西各有四柱三門牌坊,分別鐫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字樣。大成殿五楹,高9.8米,進深12米,占地249.6平方米,氣勢磅礴。文廟東西兩側各有偏院,西院是儒學署,東院有崇圣祠、鄉賢祠、名宦祠、董顏祠等。
古時文廟大門不常開,通常需是本地子弟高中時,大門方可開。每年春秋兩季在文廟祭孔子,由知州主祭,民國時期改為縣長主祭,其他官員及本州有名望人士陪祭。德州解放后,文廟一帶被改建成為德州監獄。
另外,李家角還有著名的北四牌坊,先后記錄著8名德州進士的事跡。
3王家角,因滿營駐防誕生百年學校
王家角是目前解放大道與豐華街、石蘆街的交匯口,因當年的王姓宅院而得名。
到了清代,滿清政府“裁去德州衛城軍,設滿兵守門”,并逐漸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順治二年(1645),首設滿洲駐防兵。順治十一年,又派鑲黃、正黃等旗官兵攜家眷進駐德州。當時駐防山東的滿兵有兩處:一處在青州,一處在德州。
這些滿族士兵,都是帶著家屬來德州的,發展到嘉慶十一年(1806),滿兵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官兵及眷屬達到2700多人。為進一步解決其子女入學問題。清光緒十六年(1890)山東督糧道和滿洲駐防營捐資合建正誼書院。院址在城內盧家井街(今石蘆街),有教室、辦公室等20多間房屋,供滿族兒童學習,清末改為勸學所。1949年,更名為石蘆街小學,并沿用到現在。
4二郎廟角,從大寺里興起的一中
老德州只有一座二郎廟,在小西門內,當年這里是德州衛的營地,號稱“頭屯”。二郎廟角位于目前解放大道與建設街的交匯口。
這個路口的東南角就是德州一中,以前這里是永慶寺,俗稱“大寺”。“大寺”曾是德州全境最大的一座廟宇,它初建于唐貞元元年(785),最初在運河以西;明永樂十年(1412),僧古峰將其移建于城內。
永慶寺占地超過13.3公頃,院落8進,院內古樹參天,有佛像數千尊,一度是冀魯佛事活動的中心。
寺院中曾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皇帝南巡時,在德州御書四種文字(漢、滿、蒙、藏)的碑文,以昭武功。寺里有一口大鐵鐘,高兩米、底徑一米,系元代遺物。傳說很久以前運河鬧洪水,在大運河上游順水漂來一尊鐵菩薩和一口大鐵鐘,它們在水里一邊漂蕩一邊說悄悄話:“叮叮當當,叮叮當當,俺上德州,你上東光……”如此漂來漂去,鐵鐘靠近了德州大運河岸邊,據說只有德州親兄弟八人的人家才能把鐵鐘運上岸來。
1929年,山東省第十二中學設在這里,1933年更名為省立德縣初級中學。1946年德州解放,這里改為德州中學,1952年改為德州第一中學。
5喧嘩角,城隍廟里的國民大戲院
喧嘩角是目前解放大道與三八路的交匯口。清末民初以來,這里是德州最繁華之地,并因此而得名?!兜驴h志》載:“城隍廟在喧嘩角西,明永樂九年知州何源建。最經典的當屬正殿的牌匾:正中匾額‘不由人算’,匾下鑲一木制大算盤,右楹柱‘你真算計非凡,進一位,退一位,詎料滿盤都是錯’,左楹柱‘我卻迷信不得,有幾件,記幾件,將來借賬總無差’?!?/p>
城隍廟每年隨厲壇一起祭祀,每逢初一、十五,信眾如潮,地方官赴任更要先來拜一下。每年臘月里趕會,是德州最熱鬧的時候。光緒六年(1880年),城隍廟正殿東側打起了專供劇團長期演出的席棚,著名男旦銀白桃在席棚演出皮黃,一連十場,開德州京劇演出之先河。
1930年,席棚劇場改成了高檔次的戲院,為磚木結構的二層劇場,能容納觀眾700人,這就是國民大戲院。那時一般演出連臺本戲,如《貍貓換太子》《楊家將》等,一唱就是一二十天。常來國民大戲院的有雙盛班、中華第一班、山東富連成小班等。尤以雙盛班角色齊全,演技高超:演武丑戲可以吊著小辮兒挾著椅子在臺心空中打轉轉;還能在三張桌子上口里叼著碗,兩腋下夾雞蛋,手上端一斗米,一個筋斗翻下來碗不打,蛋不掉,米不撒;演《金錢豹》時,猴兒出場一個筋頭貼在左臺前的木柱上,金錢豹追上來用急轉的鋼叉出手飛叉,叉猴兒的頭,能叉住了帽子,碰不到頭皮……這都叫“絕技”。
6 柴市角,市井文化見證城市功能轉變
柴市角是南門外的第一個大路口,在柴市街與解放大道交匯口。
柴市街是老德州的第一批街巷之一,它見證了德州城市功能的轉變。明代德州的建制是衛城,但是,隨著大運河舳艫千里,漕糧轉運,德州一躍成為全國四大糧倉之一,全國33個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并最終為自己贏得了發展良機。永樂九年(1411年),統治者“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對德州城進行集中規劃,柴市就是那時候設立的。柴市角到南門這一段,是四鄉農民進城必經之路,山成玉銀號、頤壽堂等商號扎堆,天天一早有大集。市井文化、商文化在這里孕育發展。
1928年5月,德州的國民黨駐軍方振武部在柴市街街頭放映了無聲電影,放映設備僅為16毫米的手搖放映機,但這是德州第一次電影放映,當時萬人空巷,爭睹奇觀。
7 四牌樓角,牌坊記錄金榜題名
四牌樓角,在前進街與解放大道的交匯口。德州著名的南四牌坊就建在這里,它與李家角的北四牌坊遙相呼應?!兜驴h志》記載,明清以來,德州共考出了128名進士、466名舉人。金榜題名,建牌坊就是最好的紀念方式;要建牌坊,解放大道就是最好的位置了。
南四牌坊為三門四柱式木石結構的騎道功名牌,這在老德州又叫“金榜題名牌坊”。其中東為諫議坊,嘉靖八年進士葉洪建;西翰林坊,嘉靖十四年進士盧宗哲建;南都憲坊,弘治十八年進士袁擯建;北亞卿坊,刑部侍郎宋性建。其中,北坊是德州有記錄的最早的功名坊。它的主人宋性,陵城區宋家鎮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科舉出身,宋性是國子監考出來的,因博學有創意受皇帝賞識而得到提拔。該牌坊建于明洪武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