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開區創新整治車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問題——網格化督導治頑疾
網格督導員擺放時代花園小區周邊停放的非機動車□本報記者馬樂本報通訊員馬靜
背街小巷是否整潔、市場秩序是否有序、夜間攤是否定點定時經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入沖刺階段,細節之處尤其能折射城市的文明程度。
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堅持問題導向,采用網格化督導查漏補缺,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全力以赴沖刺攻堅,奮力實現創城目標。
區黨工委書記也是網格責任人
運河經濟開發區以主次干道、社區街巷為分界線,將轄區劃分成16個網格,采用“領導+部門+街道+村居”的工作模式,每個網格均由區級領導擔任責任人,主要負責督導網格內的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市民文明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及時協調、督促相關職責部門抓好整改。
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秀鵬是第一網格的責任人。第一網格東西分別以鐵路與運河為界,北到三八路、南至東風路,區域內人員密集,創城難點集中。“高書記經常自己到網格區域巡查,發現車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問題,當場打電話通知責任單位整改。”區創城辦副主任姜玲燕介紹,網格化督導的好處在于,可以實現管理和責任的全覆蓋,利用領導的影響力,促進建立解決問題的倒逼機制,嚴查履職不力的行為,并對其“重打板子”。
此外,區創城辦還對照創城測評標準,制作了督導攻略,各測評項目的氛圍營造、檔案資料、硬件設施、環境衛生等標準要求通過攻略一目了然,嚴防死守確保不漏任何一個“點”。
從“各自為戰”到“互為臂膀”
作為區創城辦現場組的一員,陳曉曉每天穿行在街頭巷尾,發現問題后及時反饋給職責部門。實施網格化督導以來,她感受最深的是,以往“只堵不疏”的死循環和單個部門各自為戰的情況不見了,全區各單位各部門互為臂膀,形成合力,讓創城難題得到解決。
以校外擺攤設點、占道經營為例,學校周邊一直是擺攤設點“重災區”,相關部門屢禁不止,影響了學校周邊秩序,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安全。網格化督導最終解決了這一尷尬局面。按照要求,校園周邊的第一責任單位就是學校,由此調動了校方的積極性。“老師會告知學生不要亂買路邊攤上的東西,從源頭上切斷了需求。一旦發現商販,還會立即通知區城市管理局和區市場監管局,由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清理。 ”區教育局副局長唐志紅說。
市場外車輛亂停亂放的問題也是如此。運河經濟開發區作為我市商貿區,共有各類市場7個,周邊車輛無序停放問題突出,影響了城市形象。經過協調,由區城市管理局在市場外施劃停車線,各市場安排人員管理、擺放,區市場監管局作為責任單位進行監管,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市場周邊停車秩序大為改觀。
工作量增加但效率不降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運河經濟開發區建立網格化督導微信群,安排專人每天對各個網格發現的問題形成清單,當天下發、跟蹤督辦、銷號管理、定期通報,將創城痛點逐一擊破。
姜玲燕回憶,建立之初,群里靜悄悄。“是真沒問題,還是沒有履職盡責? ”一句話打破了平靜,大家紛紛發圖片發文字,提報問題、查找責任。屬于第二網格的長虹小區,建成時間久,基礎設施老舊。網格督導員巡查時發現小區內存在垃圾亂堆放等問題,立刻拍照上傳到了群里,所屬街道、社區馬上調度,派人趕到現場,只用了3個小時就整改完畢。“微信群的建立,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解決后續問題節省了時間。”區創城辦現場組組長郝廷武說,由于網格化督導機制的建立,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三季度區創城辦收到的創城問題多出3倍,但整改辦結率仍然高達90%以上,提升了群眾滿意度,讓創城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