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剛指導學生學習
“爸媽都是老教師,我從小就對這個職業充滿敬畏與向往。 ”德州市第二中學年級主任張文剛對記者說。 2000年,他大學畢業后被德州二中聘為數學教師,至今已有19年。
這些年里,張文剛桃李滿天下,為國內各大名校持續輸送著人才。今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第四期齊魯名師。“耳濡目染下,從小我就知道一個道理,當一個好老師,教書和育人相輔相成,是分不開的。 ”張文剛說。
堅持以德為先育人觀
張文剛堅持以德為先的育人觀,他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應受到尊重,得到足夠認可。
他在班級采取科學民主的管理方式。每周的班會都由學生制定主題;積極獎勵對班級有貢獻的學生,具體獎勵辦法由班委擬定幾套方案,全體同學民主投票選擇。實行值日班長輪換制,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與自我認同。這些舉措極大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學生自身行為。
作為班主任和年級主任,張文剛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借助走訪福利院、成人儀式、讀書節等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們的感恩之心、奮斗意識和愛國精神。
他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班級出現的狀況展開討論、批評,暢所欲言商討解決方案,讓學生對提意見能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批評觀。“高中生進入大學就算是一只腳踏進了社會,我要為他們把好人生的‘第一關’。 ”張文剛表示,經過3年的熏陶漸染,他所帶領班級的學生變得更加講文明、明事理、守規矩、懂感恩。
創新教學法與學習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張文剛一直堅信的道理。高一開學第一課,張文剛講的不是集合、函數,而是讓學生先將課本放一邊,談一談對數學的認識。他通過講解數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明白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科學”,大到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以及發展大趨勢,小到微觀世界的變化和原子粒子的運動規律,都可以用數學方式清楚地表達,讓學生們直觀認識到數學無處不在。
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后續的學習就能水到渠成。課堂上,張文剛擺脫數學學習中的模板式解題思維,采用“三主三動”教學法和“三動三會”學習法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主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要學生做到眼動、口動、心動,會觀察、會思考、會表達。
講課過程中,遇到一些較難的知識點時,張文剛用數學典故幫助學生懂得知識的源與流,促使他們自然地理解掌握。同時他鼓勵學生對老師所授內容有質疑精神,認為老師講的有問題或有更好的思路,可以在課堂上踴躍發言,通過思考不同的答題思路來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
張文剛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展示、變式探究、方法提煉、嚴謹啟真、深度糾錯的教學策略。借助這些教法學法和教學策略來構建“生態自然、靈動創新”的課堂。
以身作則做學生榜樣
“我如果沒有進取之心,憑什么要求學生們積極向上,只有不斷進步,才能讓學生信服。 ”張文剛說。
2012年,張文剛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水平提升方面遇到了瓶頸,為了拓寬視野,他報考攻讀了教育碩士。 3年的碩士生涯,讓張文剛有了新的跨躍。期間他發表了多篇論文,部分文章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轉載。不僅如此,他還獲得山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實踐成果獎。
為帶動德州青年教師發展,張文剛組建以校內外青年教師為成員的名師工作室,在學校名師論壇、省市專題培訓上作了多次主題宣講。“步入二中,是我們無悔的選擇;而遇見您,更是我們一生中最幸運又幸福的一件事。 3年高中生活,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成長。我們將以您為榜樣,腳踏實地走好接下來每一段旅程。”這是2018屆3班全體學生畢業時寫給張文剛的一封信。“對老師而言,學生的認可與尊敬才是最大的榮譽。 ”張文剛感慨。
□本報記者李曉楠本報通訊員高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