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以電影產業為重點突破口,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光影流轉激發文化新活力
德州大型影視系列情景喜劇《歡喜一家人》開機儀式(資料圖)
中國·電影小鎮個性雕塑吸引很多市民拍照留念。記者路龍帥攝
德州日報社出品的微電影《底線》拍攝現場
□本報記者胥愛珍路龍帥本報通訊員胡春曉岳曉蕾
11月29日,第四屆美麗德州影像節落下帷幕,從本屆活動來看,無論從參評作品數量還是獲獎作品的質量,都比往屆有大幅提升,這意味著,我市電影創作活力十足,德州電影人正一步一個腳印向更高“山峰”攀登。
作為美麗德州影像節的倡導者和親歷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文豪認為,美麗德州影像節已成為德州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個注腳,它不僅是本土優秀影視作品的展示平臺,讓一大批優秀電影作品脫穎而出,走向全省、全國乃至世界舞臺贏得獎項,也勾畫出優質影視企業乃至全市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的上揚曲線。
從無到有科學引領營造良好生態
“德州電影產業的起步不算太早,但自2015年微電影呈現井噴式發展后,產業發展就進入‘快車道’,令人欣喜和振奮。 ”德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劉曉東說,這得益于德州市在政策扶持、平臺搭建和活動引領等多方面所做的努力,為電影創作人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據了解,早在2014年,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7部門就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為全國電影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國家政策的積極扶持不僅成為中國電影產業騰飛的有力推手,也為地方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相關部門對電影產業發展也更加重視,我市把電影產業作為文化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近年來,市委宣傳部先后出臺了《德州市文藝精品項目扶持獎勵管理暫行辦法》《德州市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德州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等文件,實施了電影小鎮項目,對影視作品創作生產給予內容引領和扶持獎勵,對電影產業平臺搭建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影視創作,投身產業發展。
據市電影家協會統計,在四、五年前,我市共有100多家影視相關企業,其中多數都是從事婚慶紀實、紀錄等簡單作品的制作,能夠制作影視文化長短片的企業只有不到10家,而隨著黨委、政府對產業的重視及良好生態的打造,很多企業調整發展方向,進行了轉型升級,目前深耕影視創作的企業已有30多家。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僅帶來影視企業數量的增多,激發了本土影視人的創作激情,也吸引了德州在外地的電影人回到家鄉參與創作,比如第四屆美麗德州影像節的獲獎作品《你好,重生》和《底線》,都是在外發展的德州人回鄉進行的創作。
從短到長聚集發展完善產業鏈條
7月14日,我市女作家董愛紅擔任編劇,德州籍導演姜大偉執導的院線電影《鑼鼓震天》開機;10月19日,德州本土電影《夢里回到昨天》登陸全國院線;11月9日,紀錄片《初心·榜樣》獲第七屆亞洲微電影大賽金海棠大國工匠單元優秀作品獎(第一名)……歷數今年電影產業的發展,院線電影無疑是其中的亮點,而這一“高光時刻”的到來,卻是對德州電影人幾年積淀的集中呈現。
我市電影產業起步于微電影,發展歷經互聯網電影、影視短片和影視長片等不同階段。從2015年我市微電影《回家》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展映,2017年德州本土第一部院線電影《曲點鴛鴦譜》院線上映,再到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德州互聯網電影周”表彰盛典,全市電影產業實現了由微電影到大電影,由網絡電影到院線電影的重大突破。
影視創作企業實力的增強和產業鏈條的完善,離不開電影小鎮這一平臺的強力帶動。我市自2017年實施了“中國·德州電影小鎮”項目,位于董子文化街的中國·電影小鎮是我市第二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目前,這里聚集了16家影視傳媒公司,上百位電影及相關產業從業者,破解了企業單打獨斗,攝影棚、錄音棚、攝影器材等配套設施、設備不夠完善等問題,搭建起電影產業集聚發展的平臺。
“入駐電影小鎮3年只需交一年的房租,這樣的優惠政策對企業發展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德州董子文化街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影小鎮負責人馬愛民坦言,入駐小鎮后,影視創作者可以與同行之間更加便捷、高效地交流、合作,還能獲得市里相關政策的支持,調動了大家專心搞創作的積極性。運營2年多,由電影小鎮入駐企業承擔編劇、發行、拍攝、聯合制作等的院線、話劇、微電影、舞臺劇、情景劇及宣傳片等總數量達236部,作品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獎項40余項,電影小鎮先后主辦、承辦、協辦影片發布會、影片開機儀式等活動20余場次。
從量到質精品迭出擦亮文化新名片
如果說,影視作品數量的增多,顯示了我市影視創作的活力,那么高質量的作品,則刻畫出電影產業發展不斷攀登的新高度。近年來,德州電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山東省的各項電影類評獎中屢獲佳績。德州微電影作品曾兩度獲得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今年,電影《創夢時代》入選第十三屆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填補了我市在省“文藝精品工程”電影類作品沒有獎項的空白;前段時間,本土導演李泉林的作品《幸福房子》獲得2019年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外語短片單元最佳導演提名,成為德州首位獲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項的個人。
以電影為媒介,搭建交流、交往、交融品牌,推動我市電影文化產業發展,是眾多媒體人為之奮斗的目標。在剛剛落幕的第四屆美麗德州影像節電影單元,由德州日報社出品的微電影《底線》一舉斬獲最佳電影短片、最佳導演、最佳制片人3項大獎。近年來,德州日報社牢牢把握媒體融合大勢,大力發展短視頻、MG動畫等新媒體作品,今年除了《底線》外,報社拍攝的紀實片《退役軍人李開陽:把小昆蟲做成富民大產業》和情節片《回家》,也在山東省鄉村振興農民微視頻大賽中分獲二、三等獎。“與國內業界及省里專家交流,很多人非常驚訝德州竟有這么強的創作能力。 ”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于海豐說,她認為德州厚植的電影產業發展土壤,一方面讓影視人心無旁騖專心創作,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的競爭機制,倒逼影視創作人主動追求精品、創作精品。第四屆美麗德州影像節上的《失路》《底線》《紙人尋家記》等獲獎作品均獲得省級評委的高度稱贊。近幾年,我市平均每年都有20多部作品在省級以上大賽中獲獎。“電影是典型的兼具意識形態屬性和市場屬性的藝術形式。 ”李文豪說,高品質的德州電影在講好德州故事、弘揚德州精神、傳播德州價值、凝聚德州力量方面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有利于實現文化產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
談及德州電影產業的未來,李文豪充滿信心和期待。他說:“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德州電影產業一定能成為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一支‘勁旅’,在講好德州故事、增強文化自信方面創造出更大的活力和價值,影視產業有望成為我市文化領域的一張新名片,為城市氣質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