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市政協委員、市司法局局長
李福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律師參與重大案件法治工作機制,深化“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推動全市黨政機關、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全覆蓋,開展鄉村振興基層法律服務行動。
以法律援助工作為例,應當直接服務于社會弱勢群體,讓弱勢群體打得起官司。同時,普法也是一項重要內容,這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無論是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還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都是司法工作的重點。在今年的工作中,市司法局將全面推開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這對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是行之有效的舉措。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包含內容非常多,在做好具體各項工作的同時,更要健全覆蓋“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目前,我市每個村都配有法律顧問,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法律顧問制度還有所欠缺。應當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完善基層治理法治機制,充分發揮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和普法志愿者等的作用,用身邊人解決身邊事。同時,探索與信訪、工會等部門的工作對接模式,強化服務聯動,共同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事業的大發展,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本報記者董建新
“和”與“化”巧解家事糾紛
市人大代表、寧津縣法院院長王慧
政府報告指出,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積極預防、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作為基層人民法院,應該在基層治理中不斷貢獻司法力量,探索創新機制,深化家事改革,使離婚雙方能夠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力求‘和’能家庭美滿,‘化’能解矛盾糾紛。 ”1月11日,市人大代表、寧津縣人民法院院長王慧說。
寧津法院在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上,不斷推陳出新,創建了全省首家家事綜合服務中心,將婚前教育和家事糾紛化解集中化、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層,有效維護了基層的穩定。自去年8月份正式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共處理2936件離婚糾紛,調解和好率達到51%,同期離婚率下降18%。
王慧認為,家事中心的建立有效促進了基層社會矛盾的治理,但社會基層的綜合治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必須在黨委政府的引領下,多部門共同努力,尋求多元治理渠道,提高綜合治理能力,提升綜合治理水平。努力完善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積極預防、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李智群本報通訊員曹希增
打造紅色物業當好居民管家
市人大代表、佳居物業總經理 杜長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創新物業管理模式,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保障并重,理順體制,補齊短板,推動物業管理社會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說明政府對物業管理的重視,對基層治理的重視,我們備受鼓舞。 ”市人大代表、德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山東佳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長清表示,下一步要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指明的方向,切實抓好落實。
佳居物業2006年3月成立,如今,已經承接了34個項目,管理面積達600多萬平方米,服務業主80萬人,業務還擴展到了河北省,成為行業的一面旗幟。去年4月開始,杜長清帶領員工積極打造紅色物業,申請并獲批成立了黨支部。他們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在東方明珠小區試點取得成功,并將試點經驗在所有項目小區推廣,還通過佳居前瞻老年俱樂部,開展了一系列公益和關愛活動,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們會抓好落實,不斷解放思想,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紅色物業,通過黨建引領,壯大佳居前瞻老年俱樂部,在細節上多下功夫,增強服務針對性,幫居民解決急事、難事、煩心事,積極推動德州物業管理水平提升、助力和諧社區建設。 ”杜長清表示。
□本報記者王秀青
發展社會組織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市政協委員、德城區新湖街道南龍社區黨總支書記宋雅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和完善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十分契合當前的社區工作實際,有助于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市政協委員、德城區新湖街道南龍社區黨總支書記宋雅寧說。
宋雅寧認為,居民的社會需求呈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特點,社會需求的內容、標準都在發生變化,發展和完善各類社會組織,將適當的公共服務交給社會組織來完成,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組織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 ”宋雅寧說。德州市義工協會、慈善義工協會的兩支志愿服務隊伍為社區提供政策宣傳、便民服務等;愛心商家、抗癌協會等社會組織,為社區增加了專業力量,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變服務最后一公里為服務零距離。她建議,應完善社會組織專業建設制度,對開展為民服務、養老照護等活動的社會組織,制定規范化統一標準。政府建立基層社會組織服務平臺,為社會組織提供組織運作、活動場地等方面支持。建立社會組織與社區建設、社會工作聯動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把社區社會組織建設成為增強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的重要載體。
□本報記者石秀秀本報通訊員苗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