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一年一度的春運大幕已經拉開,為了守護旅客們的回家路,許許多多鐵路工作人員在默默付出。今天的新春走基層,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群特殊的“鐵路醫生”,他們的病患不是乘客,而是一座座鐵路水下橋梁,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高鐵線上的鐵路“蛙人”。
今年春運,是魯南高鐵日曲段開通后迎來的第一次大考。最近幾天,每隔半小時就有一列火車從全長23公里的高鐵沂河特大橋上駛過。這座橋一共有700多個橋墩,其中29個矗立在河水中。自去年8月交付使用后,今天迎來了它的首次體檢。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鐵道戰備舟橋處潛水段副段長劉欽嶺介紹說:“對水下橋墩看看有沒有沖刷,沖刷程度,看看有沒有病害。這就像對新生嬰兒一樣,先給他提前進行體檢,進行預防。”
劉欽嶺帶領的團隊是鐵路系統唯一的成建制專業潛水保障隊伍,2016年初才成立。這次下水的,是他的徒弟,25歲的齊河小伙李壯。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鐵道戰備舟橋處潛水段潛水員李壯說:“要安全背帶,然后還得加個壓鉛,還得背個氣瓶,戴上潛水面罩。”
陪著李壯一起下水的,還有團隊的新成員:水下機器人。
劉欽嶺介紹:“因為機器人只不過大概的大面積的先掃一遍,配合冬天冷減少潛水員的工作時間。”
盡管有機器人輔助,但由于水下條件不同,水位深淺不一,這次下潛,李壯遇到了小麻煩。下水5分鐘,嘗試多次,他依然沒能完全沉到水底。
潛水員李壯說:“我感覺我還需要一塊壓鉛,它這個氣瓶浮力也挺大。”
經過兩次上浮加裝壓鉛增重,李壯才沉入水底。
副段長劉欽嶺說:“比如有水流,還有水深,隨潛,根據(情況)隨時要調,隨時下水的方案不一樣。”
這兩天沂河水面上溫度在0度左右,水下溫度也只有3到4度。為了精細檢查橋墩有沒有裂痕、孔洞,有時要摘下手套,一寸一寸地用手摸。
在水上同事的配合下,李壯圍著591號橋墩轉了一圈,臃腫的潛水服加上水中浮力,每一步都很艱辛,氧氣也在劇烈消耗。負責保障的張騫及時切換了氣瓶。
潛水員張騫介紹:“而且他自身還要背著一瓶回家氣瓶,他身上那瓶叫回家氣瓶。就是保證潛水員在上面,萬一出現兩瓶沒氣的情況下,他還有自己回家的時間。”
不僅是寒冷,線管纏繞、水流湍急等情況都需要潛水員的膽大心細。在水下堅持了半個小時,摸清橋墩狀況,完成橋墩建檔,當船上第2個氣瓶用到一半的時候,李壯的下潛任務完成。服役6個月的高鐵沂河特大橋,健康狀況良好。 團隊里12名潛水員,一半都是20歲剛出頭的年輕人。
李壯回到船上說:“對,水下是挺涼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感覺到手已經沒有知覺了。我們每一位潛水員都會在水下想方設法把我們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好。春運的話,特別是讓這些旅客在過年的時候能順順利利地回家過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鼓勵。”
建隊四年來,這支隊伍已先后對山東境內全部34座水上鐵路橋梁實施檢測,發現幾十處不同程度的病害,建檔立表,時刻掌握著大橋的健康狀況,守護著旅客的回家路。
閃電新聞記者 高杰 臨沂臺 曹磊 徐奇 紀立軍 臨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