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定有勝時,發展不能停步!
這幾天,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各地陸續迎來企業復工復產。從疫情“阻擊戰”到企業“復工戰”,經濟成為抗擊疫情的新戰場。有人注意到,談開工復產頻率最高的是各級政府部門。有人擔憂,政府全力抓復工復產,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會不會“冒犯”企業?政府管得是否有點多?
厘清這個問題并不難,主要看政府企業都在忙什么。
2月11日,“一天建成一個醫用防護服生產廠”引人關注。
據大眾日報報道,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全國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普遍緊缺。2月9日,威海迪尚集團決定投資成立一家新公司,主要生產醫用防護服,以保障一線防疫物資需求。2月10日下午,迪尚防護服新工廠生產的第一件醫用防護服樣品正式下線。
24小時,發生了什么?
選址
企業:組建工廠,廠址的選擇是擺在眼前的首要問題。短時間內,如何找到生產醫用防護服所需的潔凈車間?
政府:高區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立刻拿出“廠房地圖”仔細篩選,找到一處符合標準的車間。
辦照
企業:2月9日下午,迪尚集團工作人員遞交注冊申請。
政府:行政審批部門立即開通審批綠色通道,用了30分鐘辦好營業執照。
醫療器械注冊證
企業:2月9日下午,迪尚集團工作人員申請醫療器械注冊證。
政府:市市場監管局與省藥監局聯系,開辟綠色通道。
同時,威海供電公司連夜組織技術人員現場勘查、施工,于10日凌晨3時完成180米的電纜敷設,解決車間電能不足問題;市消防大隊派出工作組,現場辦公,提出相應保障措施;高區財政局幫助企業安裝省物資保障生產企業監控專線……
高效創造奇跡!
此“高效”,并非政企不分之“高效”,而是企業干了企業該干的事,政府干了政府該干的事,是政府和企業分工明確之“高效”。政府之手與企業之手各就其位,高效成就了“一天建成一個廠”。
抓開工復產,既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但這不意味著政府之手與企業之手可以“不分彼此”。“兩只手”混淆,就可能會影響企業自身積極性,給一些部門不作為提供借口,影響經濟社會運行效率。
從“一天建成一個廠”可以清楚看到,政府之手與企業之手擺正位置、各就其位,才能創造更高工作效率,才能在關鍵時期實現高效開工復工!
那么,在關鍵時期,政府之手與企業之手如何各就其位?
第一句叫需要時無處不在。我們常說,關鍵時期政府要有為,這個“為”,并不是代替企業而為,而是要凝神聚力搭平臺、創環境、優服務、提效率,把企業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放下身段,當好“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務,既主動給企業“端菜”,又滿足企業“點菜”,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一對一提供精準服務。
第二句叫不需要時無聲無息。對市場主體最大的支持,就是平時少干預、不干預。當然,不干預、不干擾,并不是不管不問。當前是一個特殊時期,企業遇到了很多具體困難,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叫“雪中送炭”。
開工復工,廣大企業積極性很高。我省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成立急保障專班,12個小時內就受理企業訴求2500余條,主要涉及原材料和設備等物資交通運輸(含省際交通)、職工返程、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大宗商品物流等。
政府的天職,就是創造環境、搞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好企業自身難以解決的難題。
圍繞開工復工,我省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無論是《關于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分析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和投資進度有關工作的通知》,還是“青島18條”“濟南17條”“淄博12條”“東營15條”“濱州12條”“臨沂10條”,無論是成立應急保障專班,還是推行“不見面審批”“云招商”,都是政府精準把握“戰時”情況和企業需求,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職工返崗和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大宗商品物流等困難,聚焦共性問題提出一攬子解決措施,最大程度化解企業復工復產的“攔路虎”。
我們相信,政府之手與企業之手各就其位,“兩只手”協同發力,一定能高效破解一個個“困難”,高效攻下一個個“堡壘”,高效拿下一場場戰斗,堅決打贏這場總體戰!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