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2日訊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各地因企施策,靠上服務,出實招,解難題,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李棟說:“ 我現在是在東營威聯化學200萬噸對二甲苯項目現場,目前該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
該項目總投資114.3億元,是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建設項目。“百日攻堅”之際,工地上有2800多人在作業。當地政府服務隊迅速行動,每天協助企業完成防疫工作。
東營聯合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房永濤說:“每天都有1份疫情報告、每天都有1次科普宣傳,每天2次測量體溫,2次噴灑消毒液殺菌。”
為幫助企業復產,東營市抽調251名市直機關干部組成服務隊,下沉一線,點對點服務。同時,還制定了就業補貼、人才補貼、交通費全額補貼等十條“硬核”舉措。
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雷雷說:“我們已經收到了市里穩崗補貼的12萬塊錢,市里的各項優惠措施,已經在我們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我們也制定了明確的措施,保證不降薪、不拖欠職工工資。”
面對疫情,山東企業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近日,濱州博遠重工自主研發的新產品正式批量生產,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把施工領域的一次性鋼結構掛籃,變成了可重復利用的積木化標準化模塊,每年可減少鋼材消耗700萬噸。復工后,企業就接到了出口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一筆大單。為保障企業生產,當地政府部門群策群力,主動上門解決企業人員返崗、原材料運輸等困難。
在臨沂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10條化肥生產線已全部開工生產,每天產量近2000噸,能滿足60萬畝耕地的用量。一手抓防控,一手保生產,企業充分利用自主研發的智能生產線和智能物流系統,實現“無接觸”生產和運輸。
史丹利化肥臨沭公司總經理武廣偉說:“通過智能化,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升我們的產品質量,還減少了人員的接觸。”
保障需求是民生所盼。梁山菱花生物公司的味精和面粉生產線,一直在加班加點生產。濟陽統一企業的生產基地里,生產線也正加足馬力,搶產品、保供給。面對醫用物資緊缺,日照莒縣凱文國際時裝公司投資600萬改造6條防護服生產線,當地政府特事特辦,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生產許可審批。工人們加班加點24小時不間斷生產,所生產的防護服一件不賣,全部無償捐贈防控一線。
山東凱文國際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阮春曉說:“目前已經捐獻1.5萬件, 我們一直認為這不是一樁生意而是一件社會責任。用我們最大的能力,幫助社會,回饋社會。”
閃電新聞記者 山東臺 王芳 劉九省 臧一文 王春雷 李振遠 亓順峰 賈鑫 編輯 李輝 濱州臺 東營臺 臨沂臺 濟寧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