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條’條條都是解決企業、社會關注關心的問題,切中企業現實困難,確實是雪中送炭。”2月23日,位于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的東洋熱交換器公司綜合部部長趙永俊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穩就業工作,堅持將“穩就業”置于“六穩”之首。2月17日,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印發《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出臺24條惠及企業、個人、創業者的穩就業措施,受到廣泛歡迎。
企業:得到“真金白銀”實惠
緊緊圍繞復工達產、援企紓困等7個方面,措施含金量高、操作性強,是社會對“24條”的普遍感受。
“看了這‘24條’,既振奮又溫暖,心里踏實了。”趙永俊說,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24條”讓中小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自己一直焦慮的心情也輕松了不少。根據他的初步測算,單是其中的“延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降費率”這一項政策,就能為所在企業節省8.5萬元。
正如趙永俊所說,設立用工補貼、降低社保成本、加大穩崗返還力度等若干舉措,瞄準的都是企業受疫情影響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的用工難問題,政策提出設立用工服務專員,各地快速響應、推進落實,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位于煙臺開發區的喜星電子(煙臺)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公司人事經理隋小燕告訴記者,由于受疫情影響,公司人手緊缺,2月份的訂單受到了影響。得知這一情況后,煙臺開發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便安排了服務專員與企業進行對接,第一時間發動眾騰、三益等人力資源公司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為企業招工562人。
截至2月22日,全省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43億元,惠及4222家企業。威海集中組織100多輛“返崗直通車”,接運2287名返崗職工;淄博“用工服務隊”全天候回應企業用工需求……隨著24條措施落地實施,企業紛紛表示“送來了及時雨,吃上了定心丸。”
求職者:足不出戶免費學技能
“今天的課程是沖泡技巧……”2月23日,關于茶藝的線上直播課程正在進行著,苑麗拿起茶具跟著做了起來。家住濰坊市奎文區的苑麗因為生娃,已經在家待業2年,她本想年后出去找工作,豈料疫情突如其來,所有的計劃全被打亂。
翻微信朋友圈時,苑麗偶然看到政府提供免費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消息,其中正好有自己感興趣的茶藝培訓,苑麗就報了名。“免費技能培訓,為我找工作打基礎,這下心里不慌了!”苑麗說。
緊盯能力提升,“24條”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全力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因為疫情影響,當前所有職業技能線下培訓全部停止,給勞動者造成較大影響。為此,我省指導各市加大在線培訓供給、擴大在線培訓規模,幫助勞動者“足不出戶免費學技能”。尤其是我省還制定了一項在全國首創的政策,那就是對疫情防控期間參加線上培訓并考核合格的農民工、離校2年未就業大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及貧困家庭子女,按照5元/學時標準給予生活費補貼。
“各地把消息推送出去后,很受勞動者歡迎。”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職業培訓處處長趙魯偉告訴記者,目前,全省在線職業培訓平臺已經有63家,4.07萬人在疫情期間注冊參加線上培訓,“現在還有14家培訓平臺想參與第二批的遴選”。
實際上,我省出臺的穩就業“24條”,既是應對疫情影響的現實之舉,更是一直以來山東穩就業政策“工具箱”的升級與深化,其目的就是通過抓住重點領域的重點、難點和痛點問題,精準發力,讓勞動者能夠把“飯碗”端得更穩。
提高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符合條件的個人借款人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的,可申請最高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提高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由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提高至60%;從今年2月起,失業保險金標準由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提高至90%……這些務實之舉,為實現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提供了切實的支撐保障。
專家:“24條”政策實目標準出手快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劉燕斌看來,山東穩就業“24條”政策實、目標準、出手快,暖人心、強信心、聚民心,既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又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
好政策貴在落實。緊盯形勢變化,省級層面進一步加強就業形勢監測預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計劃在全省選取3000家各類企業,開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和就業影響調查。
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工作。2月22日,我省全面開展農民工務工暢通行活動,“點對點”服務保障返崗復工。春節后到2月22日,共幫助428家重點企業解決新用工2.66萬人,開行定制化包車客運685輛,接送返程務工人員1.59萬人。下一步,我省將上線“就選山東”高校畢業生招聘云平臺,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及線上求職招聘力度。
各地也正在快馬加鞭推進政策落實落地。2月22日,濱州市出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十五條具體措施。濟寧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政策落實為保障,實施專項服務行動,推出“戰疫惠企大禮包”。威海市推行“以工代訓”職業技能培訓,全力助推企業招工用工和復工復產。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