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24日電(記者楊守勇、陳國峰)全國上下齊心戰“疫”,發展經濟腳步不歇。走進地處山東濰坊的濰柴集團動力一號工廠總裝車間,一批高速大馬力發動機正加緊裝配。從大年初三陸續恢復生產,一批批海外緊急訂單促使濰柴全面恢復滿產秩序。僅今年1月,濰柴發動機銷售9萬臺,同比增長高達20%。
在2019年進出口總值首破2萬億元基礎上,經濟大省山東放眼未來謀新篇,暖企政策利好,國家戰略疊加,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全省外貿穩中提質的發展勢頭將進一步顯現。
新興市場增勢強勁 自主品牌彰顯優勢
“貿易摩擦、保護主義為全球貿易蒙上陰影,濰柴誓從‘一帶一路’中開辟新的增長動力。”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說,去年集團對印度、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家的銷售額增幅均超過200%。
以濰柴為縮影,“一帶一路”、東盟、南美等新興市場,成為推動山東外貿增長的“發動機”:
2019年,山東對除美國外的主要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6030.9億元,增長15.9%。
“世界輪胎行業百強企業中,87家是穩定合作伙伴,基本都是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合作。”去年以來,位于高密的豪邁集團接到的歐洲訂單大幅增加,企業滿負荷運轉。董事長張恭運說,他們把倉庫建到歐洲,供貨速度比當地同行還快。
作為我國首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效開始顯現在出口產品結構上。青島海關副關長石勇介紹,2019年,山東自主品牌出口值2614.8億元,同比增長14.2%,占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23.5%,提升1.5個百分點。
去年,山東對外貿易全線飄紅:進出口總值首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5.8%,比全國高2.4個百分點;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6.5%,同比提升0.15個百分點;在外貿前六位省市中,進口增速居首位,進出口增速居第二位,出口增速居第三位……
民營企業扛起大旗 政策護航共渡難關
4.8萬員工中技術人員近1萬人,累計申請專利1.6萬項,建立“7國24地”全球化研發和生產體系……在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一組組數據顯示了這家民企的“科技含量”和全球競爭力: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微型麥克風、虛擬/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出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靠著技術創新到國際市場搏擊風浪。2019年,山東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1.33萬億元,增長13.1%,占山東進出口總值比重達65.1%。
企業逆流而上,離不開政府鼎力“護航”。特別是受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困擾,政府部門全力保障企業復工,打通進出口鏈條梗阻,與企業共渡難關。
前段時間,位于山東聊城的時風集團接到東盟和西非國家訂單,對方急用數千臺農用機械發動機。但受疫情影響,時風卻因開工率不足生產進度變慢,辦理出口、查驗等也需要時間。
企業愁眉不展之際,聊城海關“點對點”服務,通過互聯網前置監管和提前申報,為企業贏得寶貴時間,400多臺農用拖拉機即將發往相關國家。
商務部門也積極行動,建立企業復工生產日調度機制,協調解決企業復工用工、物流運輸、貿易風險等方面困難。山東省商務廳介紹,截至2月18日,全省調度的42780家外貿企業中復工29250家,復工率68.4%。
國家戰略疊加 開放再蓄能量
春節后首列“齊魯號”歐亞班列滿載100個標箱貨物,近日從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駛出,向著中亞國家全速前進。
目前,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已開行6條國際班列、2條國際回程班列,初步構建起“東接日韓亞太、西連中亞歐洲、南通南亞東盟、北達蒙古俄羅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借助上合示范區,山東正搭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去年以來,上合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增至4個……諸多開放發展的“國字號”戰略平臺在齊魯大地疊加落地。
山東社科院副院長袁紅英認為,這些平臺成為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帶來理念、產業、技術、發展環境等一系列變革。“以山東自貿區為例,提出了112項任務措施,通過制度創新打通堵點釋放活力,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新的一年,山東擘畫開放新格局。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用好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戰略平臺,深化與日韓交流合作,穩舊拓新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對外開放走深走實。
今年的山東省兩會進一步提出,積極擴大對歐盟、日韓的進出口,穩定高端市場;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和自貿伙伴的貿易占比。
好風憑借力。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說,國家戰略疊加,動能轉換加速,聚焦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未來的世界經濟版圖上將留下更多山東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