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設置駐廠員,推出定制服務,維護企業商譽……
支持舉措細又實外企超八成復工
2月8日,位于威海市高新區的美國惠普產業鏈全線復產,30家核心配套企業,一萬多名員工復工,成為惠普在全國的第一家復工復產基地。
疫情之下,非比尋常的開年,考驗的是決策者精準研判的眼光、果斷決策的魄力和快速落實的擔當。1月24日,山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后,威海市高新區管委會就同步成立外商服務組,與企業一一溝通情況,宣傳解釋威海疫情防控的力度和效果,逐企設置駐廠員,提前解決企業復工所需。
惠普得到的支持并非特例。為積極做好疫情之下的穩外貿穩外資工作,我省各地各部門果斷決策,接連出臺務實舉措,迅速行動。
我省出臺的《關于加快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復產推進外商投資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突出服務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商投資主題,19條措施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支持力度大,任務分工明確,成為商務部在全國推廣外企復工復產的“山東樣本”。
省商務廳也印發應對當前疫情做好外經貿工作的意見,16條措施全力穩外貿、穩外資。濟南海關全面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優化加工貿易業務辦理等系列穩外貿舉措,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外貿企業成本。
越是在特殊時期,服務越要精準到位。在無法見面商談的情況下,濟南市歷下區協調審批、工商、稅務等部門,根據企業需要推出“定制服務”,通過“不見面審批”的“組合拳”幫助企業“零跑腿”快速拿到營業執照。
疫情沖擊之下,部分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困難,項目受阻,違約風險上升。由于國際班列停運,易瑞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無法根據合同約定按期向俄羅斯客戶交付貨物,并面臨違約賠償風險。了解這一情況后,東營市貿促會主動服務,僅用兩個小時即為其在線上出具了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幫助企業挽回了1400萬元的合同,維護了企業商業信譽。
截至2月27日,全省貿促系統共為164家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259份,涉及合同金額約20.30億美元。
一系列紓困解憂之舉,為外資外貿企業恢復市場步伐按下“快進鍵”。“政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多項政策措施正釋放紅利,公司的物料供應速度和復工率明顯提升。”德州提艾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電子連接線路束的韓資企業,產品主要出口韓國供應現代、起亞等汽車公司,順利復工復產后,訂單已排到今年5月份。
“疫情當前,政府幫助企業復工,我們對投資很有信心,集團已決定追加投資5億美元。”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擁軍的話,代表了不少投資山東、深耕山東的外企心聲。
省商務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全省調度的12014家實際投產營業外資企業已復工9645家,復工率80.3%;具備復工條件,計劃近期復工的企業1055家。全省調度的43566家外貿企業已復工34463家,復工率79.1%。(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代玲玲 通訊員 袁春 張芳 張麗媛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