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述評②
農村穩天下安,農業興基礎牢,農民富國家強。
沒有鄉村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這猶如一道總動員令,為山東“三農”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實踐路徑。
重任在肩,使命光榮。兩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牢牢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統籌謀劃、勇探新路,全力寫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三農”篇章。
聚焦打造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山東方案”,著眼長遠科學頂層設計,瞄準政策、標準、考核“3個體系建設”加快制度創新,“點、線、片、面”結合搭建鄉村振興典型示范平臺——
凝聚合力,立穩打造樣板的“四梁八柱”
大地回暖,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眼下,在曹縣磐石街道辦事處五里墩村的有機生態園里,村民們有序種養、采摘,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言猶在耳,一直激勵著我們在鄉村振興大路上奮力前行。”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2018年參加完全國兩會后,迅即帶著鄉親們啟動“三生三區”發展規劃。如今,在發展奶牛健康養殖和精深加工的基礎上,村里建起了30座新型智能化蔬菜大棚,同時發展旅游采摘、體驗觀光等新業態,農民當起了產業工人,分享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多重收益。
朝著“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不斷邁進的五里墩村,正是齊魯大地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省委、省政府深入領會和運用這一科學方法論,建立健全省負總責、市抓推進、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加快構建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凝聚起打造樣板的強大合力。省、市、縣均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主任的農業農村委員會。省委成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2名省級負責同志任組長,推動相關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
聚焦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山東方案”,山東著眼長遠謀定而后動,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同步制訂“五個振興”工作方案,出臺系列專項文件,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瞄準政策、標準、考核“3個體系建設”,山東加快制度創新:圍繞破解“人、地、錢”難題,出臺《關于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支持政策》等務實管用的舉措,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對標先進地區成功模式,制定符合山東實際的“五個振興”標準體系,并設置32項監測指標,動態監測鄉村振興進程;出臺《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實施細則》,省對市考核整體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充分調動各級推動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藍圖繪就,更要干出實效。為保障鄉村振興順利推進,山東加大真金白銀投入力度,2019年,設立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統籌整合涉農資金785億元,同時引導金融資源向鄉村振興傾斜,全省銀行機構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4199.83億元。
7萬多個村莊,情況千差萬別、復雜多樣,推進鄉村振興不可能千篇一律、齊頭并進。山東一手抓科學規劃,一手抓示范帶動,全力繪就鄉村振興“富春山居圖”:
——規劃先行。在各市和所有涉農縣(市、區)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基礎上,全面調查村莊基本情況,初步建立村莊現狀信息庫,重點推動村莊規劃建設。目前,縣域內村莊分類和1300多個省級試點村莊規劃編制已完成。
——典型引路。搭建一批鄉村振興典型示范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串點成線、以線連面、聚片成面,帶動實現整體提升。“點”上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今年達2000個左右;“線”上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打造膠東、魯中、魯西南、魯西北4大風貌區,建設10條風貌帶;“片”上實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創建,集聚資源要素、有序推進建設;“面”上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利用3年時間,打造30個鄉村振興示范縣、300個示范鄉鎮、3000個示范村。
“我們已經成立了產業園聯合黨委,聯合周圍11個村莊,實施黨組織共建,加大‘代村經驗’的輻射力度。”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帶領代村實現蝶變,帶動更多老百姓走上幸福路。像代村這樣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做法,山東去年已將其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同時各地涌現的利用土地政策撬動、龍頭企業回鄉投資、美麗鄉村拉動等好經驗好做法也得到全面推廣。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介紹,山東將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果、實現新突破。要在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層面,培樹不同類型的樣板,著力培育一批樣板村、樣板鎮、樣板縣、樣板園、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等,在全省形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群”。
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創新精神啃下一個個“硬骨頭”,以真招實招硬招補齊一項項短板,攻堅克難闖新路,持之以恒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
真抓實干,推進“五個振興”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視察過的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如今又有了不少新變化:
劃建生態花卉苗木區、生態養殖示范區,發展高效農業、休閑農業;產業園區引辦了72家企業,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上班”;巾幗商貿、古村旅游等合作社都已實現分紅;鄉村振興學院已投入使用,將打造為培訓、拓展一體的項目基地……
“三澗溪的產業比起先進的兄弟村相對薄弱,要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單純走原來的老路肯定不行。”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牢記總書記“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的囑托,村里這一年多通過各種政策支持破解人、地、錢的難題,吸引一個個項目落戶,產業振興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攻堅克難闖新路,是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應有之義。山東注重突出問題導向,以改革創新精神啃下一個個“硬骨頭”、以真招實招硬招補齊一項項短板,持之以恒推動“五個振興”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必須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在禹城市倫鎮一塊原本是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已瀕臨荒廢的苗圃林場上,一個規劃上千畝的數控產業園正在崛起,未來可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有望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助力產業振興。這是禹城在農地改革中不斷探索,盤活土地資源,因勢利導發展產業的成果之一。
戲好要靠唱戲人。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濟寧市去年10月率先開展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工作,可謂解決農村引才難的一個創新之舉。目前,泗水縣已招募合伙人29名,引入項目21個,資金投入1.9億元。合伙人在現代生態農業等領域采取資金合作、技術入股、專業服務等形式,與招募村“一對一”開展結對合作。
放眼全省,人才返鄉創業態勢加快形成,2019年發放鄉村人才創業貸款近25億元。另外,山東著力打破基層人才發展的瓶頸制約,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市縣兩級下沉到鄉鎮行政編制1400余名、事業編制1.4萬余名,提高基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比例。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也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淄博市淄川區“小馬扎上的理論宣講站”、平度市“行走的書箱”、廣饒縣“舞前半小時”……這些接地氣、入人心的傳播新平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山東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分別達到99.3%、97.5%,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市、區)增加到29個,居全國首位,它們共同為鄉村振興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著眼農村人居環境這塊短板,山東創新建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會商機制,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相繼組織開展了春節、春季、夏季、秋冬戰役。截至目前,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065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穩步推進,農村整體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完善水、電等方面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大櫻桃批發市場,發展玉木耳種植、藏香豬養殖等產業項目……在棲霞市亭口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到來為村莊發展帶來了新動能。2019年,在前期“千名干部下基層”和選派“第一書記”基礎上,山東再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組建鄉村振興服務隊635個,覆蓋全省3310個村,形成合力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的工作格局。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黨組織建設,山東省委辦公廳最近印發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強調落實縣鄉兩級黨委主體責任,以縣(市、區)為單位制定鄉村兩級黨組織鄉村振興任務清單,實施深化村黨組織評星定級工作、村黨組織書記任職資格縣級聯審、縣級黨委備案管理,深化拓展“萊西會議”經驗,實施村黨組織全面領導村民委員會等各類組織。到2020年年底,山東將初步搭建起“一核多元”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選樹省市縣三級過硬黨支部建設先進典型分別達到500個、3000個、10000個。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智慧化品牌化標準化,讓現代農業“綠里生金”
山東是農業大省,素有“全國農業看山東”之說,改革開放以來創造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經驗,在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形成的“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等,在全國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扎實的基礎,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新時代再出發,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就要銳意創新、勇探新路、形成示范,推動農業農村各項工作走在前列,再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優勢。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山東堅定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
“這技術真是太管用了!”夏津縣農家豐植保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尚麗虹說,合作社管理種植的7萬多畝小麥,去年每畝平均增產200多斤。
這項管用的技術,是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法宏這兩年致力推廣的“碎土整平播前播后二次鎮壓壯苗培育技術”,它能優化根系生長環境,提高群體的抗逆能力,從而實現高產穩產。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視察時強調“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以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山東強化科技研發和創新,農業科研人員深入一線進行指導,幫助農民種好每一粒糧、實現增產增收。“總書記視察我們農科院那年,我一半的時間在農田里,去年在農田里的時間是百分之七十。”王法宏說。
2019年,山東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9%。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071.4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生豬產能加快恢復,“菜籃子”產品生產保持穩定。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2019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1234.5億元,同比增長7.3%,連續21年領跑全國。
在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上,山東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農業為特色的國家級對外開放綜合試驗區,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承擔著“先行先試”的重任。一年多來,濰坊綜試區大膽試、大膽闖、大膽突破,中國(濰坊)食品科學與加工技術研究院、中國綠色食品協會花生專業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等相繼落戶,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東亞畜牧交易所、濰坊農業大數據中心和國際院士谷等平臺建設運營水平不斷提升,優勢資源、技術、人才加快集聚。其中,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成立4名院士領銜、113名專家組成的工作團隊,集成229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準,啟動112項標準研制工作。
標準決定質量。2019年12月,壽光市日光溫室番茄、黃瓜兩個全產業鏈農業行業標準正式通過專家審定。在2019品牌蔬菜壽光峰會上,5項地方標準、6項團體標準、4項企業標準同時發布。“通過執行標準,讓好產品有‘標’可依,實現蔬菜高質量、高品質、高顏值。”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副主任付樂啟說。
截至目前,“壽光標準”已輸出到全國20多個省市,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外指導蔬菜生產,全國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按照“壽光標準”種植。
做好品牌大文章,山東推動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做到培育一個品牌、做強一批企業、帶動一片區域、托起一個產業。山東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總數分別達到47個和400個。去年,煙臺蘋果、肥城桃、煙臺大櫻桃等17個知名品牌入選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數量居全國第一。
一年好景君須記,綠遍山原金滿川。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蘊藏在一幅幅優美的鄉村畫卷中,蘊藏在每一位老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熔鑄在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識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三農”篇章,正徐徐鋪展在齊魯大地的沃野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孫源澤 報道 參與采寫:王兆鋒 杜輝升 段婷婷 石如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