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雙雙攝影報道
疫情期間,全國的文藝演出暫且取消,但各地文藝工作者們并未退下“火線”,2月初,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著名劇作家馮俐創作了朗誦劇《喚“福”——夢中童話》,告誡人們要敬畏自然,珍愛生命。3月2日,德州魔豆時代戲劇主持培訓學校負責人左磊執導,5位德州小演員分別扮演劇中角色,將該劇進行了“天真版”還原,告訴人們“珍愛生命是福”。
德州人自己的童話朗誦劇
左磊生于1984年,表演系科班出身,在德州從事藝術培訓多年。疫情之下,《喚“福”——夢中童話》的問世與傳播受到業界高度贊譽,他也第一時間關注了該劇。
記者了解到,原劇由中國兒藝優秀導演毛爾南執導,著名作曲家鄒野配樂,中國兒藝優秀藝術家薛白、劉曉明、唐妍、王儷樺、常若曦分別扮演講述者、蝙蝠、小果子貍、大雁媽媽和貓,用童話朗誦劇的形式,讓孩子們懂得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重要性。“首次聽播我便深感震撼,每一個角色設置和每一句臺詞,都有力地宣揚了‘敬畏自然’的道理。而且故事情節生動,童話朗誦劇的形式也易于傳播,此時推廣正當時。”左磊說,“我想讓德州的孩子們參與進來,能有我們自己的一個版本。”
視頻指導、手機錄音,首版終于出爐
“天真版”《喚“福”——夢中童話》的實現,遭遇了“距離”難題,因疫情防控所需,所有小演員都閉門在家,無法到錄音棚集中錄制。所以,左磊模仿原版導演的做法,孩子們在家分別錄音,他視頻在線指導,后期制作進行專業處理、配樂和剪輯。
如此“折騰”半月時間,首版《喚“福”——夢中童話》出爐,“效果還不錯,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一些故事情節理解無法完全到位,會導致情緒不夠飽滿。”他舉例說,“大雁媽媽”有一句臺詞“野生動物不是野味!”需要演員以幾乎吶喊的情緒喊出來,但這對于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的確有些困難。
所以,在演員的情緒調動上,左磊花費了一些功夫,利用“情緒嫁接”等方式方法反復練習,方得到首版中的效果。
而小演員的媽媽們也成了臨時的“現場導演”,負責用手機幫孩子進行錄音,“的確是很費時費力的一件事,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極有耐心地完成了。”左磊說道。
“簡易錄音棚”呈現完美“童話”
最終版《喚“福”——夢中童話》的錄制也歷時近一周,在首版基礎上左磊發現,因錄制背景不同,加之手機收錄聲音效果有限,5位小演員的錄音有所差別,通過后期處理也較難融為一體。于是,在二次錄制時,他建議孩子們用棉被“搭”起一個“錄音棚”,來屏蔽外界雜音。
所以,當前我們聽到的童話朗誦劇,是從5個“簡易錄音棚”中錄制的,想來也著實有趣。而5位小演員也是左磊根據角色特點進行甄選而成,他們分別是于昊欣(8歲,果子貍扮演者)、劉毅豪(13歲,蝙蝠扮演者)、王子涵(11歲,小貓扮演者)、胡蝶(12歲,大雁媽媽扮演者)和韋子涵(12歲,講述者)。
左磊說:“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沖鋒陷陣’,創作出很多優秀的戰‘疫’作品,我也當仁不讓,希望‘天真版’《喚‘福’》能夠傳播開來,讓更多的孩子早早地知道‘野生動物不是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