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發出感謝信,對山東康力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煙臺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威海威高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威海迪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在打好醫療物資保供戰中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并鼓勵企業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信中指出,在這場嚴峻的戰斗中,以醫用防護服為代表的醫療物資保障生產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奮斗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廣大企業員工特別是一線生產人員更是犧牲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投入到繁忙的生產保障中。五家企業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統籌調配,積極挖掘潛力擴能擴產,努力克服物流不暢等困難抓好原材料供應和組織生產,為打贏疫情防控戰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了解,山東康力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國家調撥的國標醫用防護服6.4萬件,煙臺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6.3萬件,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完成24.8萬件,威海威高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和迪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累計完成10萬件。
數字是枯燥的。然而,這5家企業的“數字“的背后,卻有一些“硬核故事”。
山東康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防護服、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的民營企業,疫情發生以來,康力醫療把醫護物資生產作為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日夜奮戰,滿負荷生產,全力以赴保障一線物資供應。截止目前已累計生產各類防護產品1000多萬件,其中醫用外科口罩500余萬個,N95口罩50萬個,醫用防護服8萬多件。累計向向山東赴湖北醫療隊提供N95口罩上萬個,醫用周轉床40多輛。為湖北等重點疫區運送醫護物資超過300萬件。
“我們全力支持康力,大家攜起手來,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戰爭。”八方聚力,如今的康力員工從200人增加到500人,已經成了大企業,防護服從過去每天生產600套到現在日產2800套,全部由國家調撥支援湖北。
從萌生想法到首批防護服下線僅用了4天,這是“舒朗速度”,更是“山東速度”。
“前線在‘打仗’,‘軍需’決不能拖后腿。”為積極響應國家解決防疫物資短缺的號召,此前從事時裝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山東舒朗服裝服飾集團緊急轉產衛生防護用品——2月1日,19點40分,煙臺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接到舒朗集團要成立舒朗醫療公司以生產防護物資的信息,工作人員連夜開通通道,幫辦代辦,2月2日,企業從進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到打印執照,前后僅用了十幾分鐘,2月4日,舒朗首批民用防護服便縫合下線。春節以來,舒朗醫療公司集中生產包括民用防護服、醫用防護服在內的各類防護服,全體職工日夜奮戰,不僅完成了國家征調數十萬件醫用防護服緊急馳援武漢的任務,還先后捐贈給煙臺市各縣市區3萬套隔離衣。
“奇兵、奇功、奇跡”,有媒體曾這樣解釋“三奇”公司。
作為國家應急企業和國內最大的口罩生產廠家之一,疫情發生后,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每日提供100萬只外科防護口罩,5萬只防護口罩,0.5萬套一次性防護服供應湖北地區。為保證供應,公司全體員工取消春節假期,工人們提前復工復產,加班加點進行生產。三奇董事長王常申更是在工廠“督戰”,還曾兩次暈倒在一線。憑著這股沖勁和干勁,大年初四,裝有三奇公司生產的88000件防護服,440萬只口罩的運輸隊伍啟程前往武漢。截至3月初,該公司累計向湖北及中國其它地區發送防護服80余萬件,口罩8000余萬只。
威高集團和迪尚集團兩家原本并不生產防護服的民營企業,更是上演了一段企業抱團互助、共抗疫情的佳話。他們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方式,三天的時間,兩座完整的防護服生產基地便實現了從無到有,形成了日產一萬套防護服的生產能力。
威高集團是一家以生產醫療器械為主的公司,原本并不生產防護服。雖然有先進的凈化車間和滅菌車間,但卻缺乏縫紉經驗和壓條工藝。沒想到幾天之后,威高的招聘信息便出現在迪尚集團職工群內,很快一支約30多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便出現在威高集團。
而迪尚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出口企業,轉產防護服在生產設備、縫制工藝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卻苦于沒有生產防護服的凈化車間。威高集團得知了迪尚集團面臨的困境,緊急叫停了即將上馬的特種導管項目,24小時內,騰空所有設備和物料,將5000多平方米的凈化廠房提供給迪尚集團作為防護服生產基地。
這5家企業,只是山東企業群體的一個縮影。打好醫療物資保供戰,這背后有山東企業的責任擔當,有山東各級政府部門的全力支持,有廣大一線生產人員的辛勤汗水……(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禹亞寧 策劃 孫秀嶺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