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會戰場景
德州地處黃泛平原。歷史上,黃河古道形成的風沙化土地、漬澇鹽堿地、季節性積水澇洼地相間分布,干旱、漬澇、鹽堿、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繁,成為農業生產的重大障礙和威脅。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世紀60年代,我區探索提出了“井灌井排、挖溝排鹽、引淡淋鹽、淺井抽堿、混林農業和培肥改土”等綜合治鹽措施;1970年,德州成立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指揮部,提出了以河為綱,以溝為網,溝河相通,溝溝相通,做到引得進,蓄得住,用得上,排得出,大搞溝網建設和建筑物配套工程,達到“三成四結合”(地成方、溝成網、公路兩旁樹成行,排灌路林四結合)。德州農田基本建設由局部小片試驗,進入統一規劃指導下的大規模建設時期。
1977年開始、為期3年的馬西(即馬頰河以西)會戰,成為我區農田基本建設的一次經典戰役。
注重成效繪就馬西會戰規劃
1977年,地委本著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全面規劃、分期治理的精神,與改造現有農田和開荒造地相結合,新建水利工程和利用現有工程相結合,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擬訂出一個以改土治水為中心,以旱、澇、風、沙、堿綜合治理,排、灌、路、林、方、井、村全面規劃,到1979年,實現每人一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為主攻方向的總體規劃。為推動全區農田基本建設的發展,先搞成效快的工程,即“先吃肉,后啃骨頭”,決定進行馬西會戰。會戰范圍包括馬頰河以西,六五河以東,南至臨清邊界,北至寧津邊界,南北長90公里,東西寬平均28公里,涉及夏津、武城、平原、德州市(現德城區)、陵縣共四縣一市的56個公社、1627個大隊、6634個生產小隊,共1782個自然村,106.6萬人,總耕地面積230萬畝,公社和耕地面積約占全區總數的五分之一。這個地區的特點是土地干旱、水源缺乏、水土流失嚴重。
按照會戰工程規劃,溝渠原則上分為四級,溝渠和建筑物合理布局,排、灌、路、林、井、方結合,橋涵間配套,有灌有排,排灌分開,灌而不堿、灌而改堿、灌而增產。要井灌、河灌雙保險,以井保豐,以河補源。宜井地區百畝一眼機井,水源缺乏地區引足黃河水,大挖坑塘蓄水。
會戰區統一思想,在主攻方向、工程標準、施工進度和基本目標上達成一致,始終掌握會戰主動權。
書記掛帥層層發動由點到面
為了確保會戰效果,地區建立了馬西會戰指揮部,駐平原縣恩城。由地委副書記袁波任政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志光任副政委,軍分區司令員萬百川任指揮、農辦主任侯興華任副指揮。指揮部下設工程處(處長董良)、政工處(處長王志光)、后勤處(處長宋樹盈)、辦公室(主任馮道振),要求三年內完成,每年搞好三分之一。地區農業局、林業局、農機局、供銷社、水利局、糧食局、商業局、人民銀行等地直單位分片包點,會戰區內各縣、社按指揮部統一規劃,均由書記掛帥組成縣、社會戰指揮機構,工地辦公,層層發動群眾,由點到面全面展開。
1977年冬,投入會戰的勞力23萬余人,拖拉機478臺,抽水機1680臺,大小車輛11萬輛,大牲畜11100多頭。 1978年到1979年,每年冬季10多萬人上陣,堅持冬春大干,農忙小干,專業隊常年施工。
三年會戰,共完成土方6526萬立方米,挖溝筑渠3271條,建橋涵閘6607座,新打機井6271眼,建揚水站98處,新增機械1.54萬馬力,平整土地21萬畝,增加除澇面積80萬畝。灌溉面積70萬畝,修建方田88萬畝。植樹造林820萬株,建設林網面積59萬畝,桐糧間作17萬畝(桐樹25萬株),育苗3000畝,出圃樹苗75萬株。會戰區共投資800萬元,其中地方自籌200萬元。三年計劃基本完成,大大提高了抵御旱澇災害的能力。
廣泛宣傳土法上馬打殲滅戰
會戰中,廣大干部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窮干、苦干、實干,展現出我區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大農業的氣魄。地委廣泛開展“大宣傳、大學習、大總結、大落實”活動,利用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意義,發動各級黨組織認真總結農田基本建設的經驗教訓。印發學習文件,辦起工地廣播,出刊了《戰報》,配備了輔導員,建立了工地宣傳、輔導網。通過一系列措施,把干部群眾的思想逐漸統一到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精神上來。地委堅持兩結合(大會戰和專業隊伍結合,領導干部、群眾和技術員相結合),三統一(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五集中(集中精力、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的施工方法,強調一個公社建成一個萬畝方,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速決戰,挖一溝、成一溝,建一方、成一方,匯聚了強大的人民力量。各縣、社都開展了插紅旗、樹標兵的勞動競賽。在工時上,一般是早起四點半、中間帶頓飯、干到看不見,遇到流沙連軸轉。會戰中的“帶頭人”“夫妻紅”“活愚公”“尖刀班”“先鋒隊”“硬骨頭連”等模范集體和個人不斷涌現,從而使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工程進度穩步提升。
為彌補會戰區物力、財力之不足,地委始終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充分發揮縣、社、大隊、生產小隊四級組織積極性,土法上馬,土洋并舉,大搞建筑物配套工程。德州市二屯公社的做法是:“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發揮社隊積極性,自力更生來配套”。僅1977年,該公社就燒磚150萬塊,燒白灰30噸,籌集資金4萬多元,14000畝方田當年建方、當年見效。
方田林網化成我區重要經驗
會戰區地處黃泛平原,土地深厚,人少地多,農業生產的潛力很大。但是,長期以來許多社隊只重視糧食作物,忽視經濟作物,許多宜林、宜牧的土地沒有充分利用,更不重視抓林牧副漁各業,造成農業內部比例失調,出現生產的惡性循環。從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來看,也必須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改變自然條件,減輕旱、澇、堿害的威脅。有些溝渠,由于沒有林木、作物的保護,幾年后就坍塌淤積,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甚至變利為害。所以,搞農田基本建設從根本上、長遠上來說,必須大搞農田林網,提高林木覆蓋率。而方田林網化可以充分利用溝渠占壓的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養護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和設施;可提供大量木材、增加經濟收入,為農業生產提供資金;可以改變自然條件,減輕旱、澇、風沙、鹽堿對作物的危害,促進農業生產。
會戰過程中,地委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把植樹造林、大搞方田林網化建設擺在了重要位置。經過三年的努力,會戰區一百多萬畝土地已是“溝成網,地成方,路渠兩旁樹成行”,初步呈現出一派農林并舉、林茂糧豐的興旺景象。此后,方田林網化,成為德州改變農業生產條件的一條重要途徑和經驗。
馬西會戰開創了農田建設前所未有的一個新局面,不僅為德州地區解決了農業落后面貌的問題,穩固了農業物質基礎,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而且為1980年全區推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和其后的農業大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根據德城區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編寫)
□劉婉哲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