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任立松通訊員李麗峰白聰聰 張宇)過去一年,禹城市成績鮮亮:全國百強等名次繼續攀升進位,下半年協同發展督查評議與齊河并列全市第一。
面對這張漂亮的成績單,禹城市并未沾沾自喜。 3月21日,在禹城市“大干一百天,實現雙過半”攻堅克難動員大會上,尋不足、找差距、再加壓,成為會議一大基調。一場大會,沒有“你好我好”的一團和氣,只有充滿辣味的問題解剖,讓很多干部直呼“紅臉、出汗、添勁兒”。
德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說:“面對全省、全市大干快上的勢頭,如果我們一旦產生小富即安、小得即滿的心態,就一定會落入時代下風;沒有危機感、緊迫感,還是四平八穩、按部就班,就跟不上全省、德州市創新發展的節拍。 ”
拿出分秒必爭、盡銳出戰的勁頭,禹城市在整個縣域、全體干部中擺下百日攻堅擂臺賽,吹響“有紅旗就要扛,有第一就要爭”的進軍號,鼓勵廣大干部在攻堅擂臺上亮能耐、展本領、爭一流。
禹城市列出5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清單,逐項分解、層層壓實,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著落、項項都完成;圍繞打造高端制造業新城這一定位,禹城市開辟產業發展、財政增收、鄉村振興、城鄉建管等戰場,全體干部傾力出擊,樹立目標、過程、問題、結果四個導向,跳出部門看禹城,跳出禹城看周邊,向高處攀、跟強者比、與快的賽,干就干最好,爭就爭最強;將考核評價向招商引資傾斜,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在產業之間、招商隊伍之間、市直部門之間、各階層之間、各系統之間、各企業之間,來一場招商引資大比武、大競賽。“我們每啃下一塊骨頭,就補強一項優勢;每攻下一個山頭,就迎來一道東風。關鍵在于,困難多大,我們的合力就要多大;骨頭越硬,我們的作風就要更硬。 ”張安民說。
抓發展就是抓項目。聚焦項目建設,禹城市沿鏈聚合,著力引進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下繡花功夫——以產業眼光看農業、以工業模式抓農業,從“二產的原料、三產的基地”角度培育一產,深層次推動三產融合;在高端制造業基礎上延伸生產性服務業,加快企業智能化提升,在各大園區深度布局5G網絡,為智能制造賦能。聚焦高質量發展,禹城全面叫響“以畝產論英雄”,對低層次、湊數項目堅決淘汰;強化專業招商,讓懂行的專家里手抓招商,讓抓招商的干部努力成為洞悉行業、把關項目的專家。“我們將在PPP+園區、基金+園區、工業地產+園區等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創新多種方式,讓要素跟著項目跑,實現經濟逆風飛揚,換道超車,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探索助推禹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禹城市市長滕海強說。
抓項目就要抓環境。禹城提出,將在落實的力度、辦事的速度、服務的溫度上下功夫,提高禹城在客商心中的“首位度”,打造引商“強磁場”。
疫情期間,禹城市行政審批局推出提前介入、跟蹤指導等一系列舉措,通過線上辦理、全程幫辦代辦等措施,助力企業發展。去年以來,禹城推進流程再造,落實“一枚印章管審批”,審批資源壓減近70%,企業項目備案全部一日辦結。今年,禹城將進一步深化“不見面”審批、容缺辦理、進解促、流程再造等系列改革措施,真心誠意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加快發展。
好環境還要強載體。禹城突出效益,向集約集聚聚焦,打造高質量園區平臺體系。高新區內7處專業園區突出主導作用,專門承接體量大、投資高、質量好的重點項目,形成高精尖項目的聚集地。鄉鎮9處工業園區突出配套作用,一區一品打造自身產業體系,實現與高新區的產業互通、功能互補、發展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