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王琰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為“抗疫抗帕,你我同行”。
目前全球現有580萬帕金森病患者,我國患病人數約260萬,居世界第一,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健康“殺手”,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情況及生活質量。 4月10日,記者采訪了德州市中醫院東院區腦病科副主任醫師劉秀紅,邀請她講解帕金森的相關知識。
劉秀紅介紹,帕金森病是發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常見病,主要癥狀為靜止性震顫,如頭顫、手抖,也會有其他癥狀出現,如一些精細的動作變得緩慢吃力,有時出現行走中全身僵住等運動癥狀等。多數患者還伴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失眠、便秘等非運動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自理和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帕金森病目前還不能完全治愈,治療主要以控制癥狀為主。一經診斷,是需要終身治療的,并且應該盡早開始治療。治療應采取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等。”劉秀紅表示,即使被確診為帕金森病,也不要沮喪,應積極治療,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此外,家屬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患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他們自己做,這樣就不會讓他們產生依賴心理。但在家中可以做好防護,準備大手柄的餐具,有些地方放上防滑墊,設置扶手,以免患者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