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小時候,春天里我和小伙伴最愛去的地方就是中亭河邊了。
暮春時節,中亭河大片的蘆葦就像地里返青的麥苗,早已經郁郁蒼蒼了。雖然蘆葦也就一米來高,卻給人一種亭亭玉立的感覺。在嫵媚的春光中,它們青翠似竹,綠得自在,綠得無拘無束,偶爾有風吹過,就會發出沙沙的聲音。水鳥在蘆葦叢里跳來跳去,不停地鳴叫著。
我和小伙伴們會選擇在蘆葦叢里捉迷藏:其中一個背轉過身去,待其他人藏好后,就開始躡手躡腳地搜尋起來。找到一個后,被找到的就會站起來,招呼大家出來,然后他在背轉身,讓其他的小伙伴藏好,他再尋找其他人。雖然游戲很簡單,但大家玩得樂此不疲。
當時的我們,整日里穿梭在蘆葦叢中,玩累了,就躺在蘆葦叢里休息。這時候,就會有小伙伴扯下一片葦葉,卷成一個小喇叭的形狀,把細的一端捏扁,做成葦笛,就可以吹出很響亮的樂聲來。
記得有一天,一個叫金樹的小伙伴用葦笛吹出了電影《地道戰》插曲《太陽出來照四方》的音樂,婉轉的曲調在蘆葦叢里飄蕩,引來陣陣鳥鳴啾啾,讓大家對他欽佩不已。
我也扯下葦葉,學著金樹哥的樣子把葦葉卷成圓筒狀,試著放到嘴邊吹,卻怎么也吹不響。看著旁邊小伙伴們幸災樂禍的樣子,我鼓足氣力不停地吹,吹得腮幫子都酸痛了,還是吹不響。這時候金樹哥給我卷了一只葦笛,耐心地給我講解:越是初學者越是要把葦笛卷得小一點,吹起來才更容易,葦笛越小吹起來聲音才越高。反之,葦笛越大吹起來越低沉。在金樹哥的幫助下,短短三天,我就學會了吹葦笛。
此后,我和小伙伴們每天在中亭堤一邊走,一邊吹。有時還比賽誰吹得響,吹得好聽。葦笛的聲音嗚嗚哇哇傳出很遠,頗有一番天然的樂趣。
我也和金樹哥學過用葦笛吹奏歌曲,但是無論他如何講解,我學了半個多月,總是無法吹出完整的樂曲,讓我一度很懊惱。金樹哥說我太笨,沒有悟性。我覺得自己實在學不會,也就放棄了。看來任何一門藝術,都離不開悟性呀!
我們小時候能用來吹奏的東西還有很多,樹葉就是天然的樂器,隨便摘一枚樹葉含在嘴里,就可以吹出各種動聽的聲音。我也用很多種樹葉卷成笛子,雖然都能吹響,但是總感覺不如葦笛吹出的聲音嘹亮。
而今,童年已離我遠去,故鄉也已是物非人非。多少次夢回故鄉,中亭河邊的葦笛聲總是在耳畔回旋縈繞。現在年過花甲的我,只要有閑暇,就會去中亭河邊走走,還會摘片葦葉做成笛子,放在嘴里吹吹,我覺得這不僅是一種心情的表達,更是自己與大自然的一種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