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沖擊下,山東外貿凸顯了產業鏈完備、抗壓能力強的優勢,尤其是我省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
●“國外疫情對我省外貿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倒逼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和升級,為外貿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作為海外銷售占比近半的跨國家電企業,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爾智家4月30日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寒中透暖”: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公司全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09%,而海外收入逆勢增長8.5%。
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稱,疫情對國內家電消費市場沖擊較大。隨著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預計對海外市場家電需求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面對疫情的挑戰,公司堅持實施物聯網生態品牌戰略落地,聚焦領先的智慧家庭場景解決方案,抓住機遇、加速轉型,表現優于行業且中長期向好。
海爾的經歷,是當前山東外貿行業的一個縮影。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外貿進出口總值4467.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3.6%。其中,出口2371.6億元,下降4.5%;進口2095.9億元,下降2.6%。
同時也有兩個亮點:一是3月份進出口狀況明顯改善,全省實現增長4.2%;二是我省外貿市場結構、產品結構和出口主體結構更趨優化。一季度,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高出同期山東整體增速15.6個百分點,占同期山東進出口總值的32.5%,較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對東盟出口的較快增長,成為拉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濟南海關副關長張藝兵介紹,“一帶一路”正在成為我省市場多元化拓展的主要方向。
同期,民營企業進出口2993.6億元,增長2.9%,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7%,占比提升4.2個百分點。在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顧春太看來,民營企業進出口降幅較小、比重提升,一方面說明民營企業對市場變化具有較強適應性,另一方面也說明支持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的相關政策措施及時到位。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沖擊下,山東外貿凸顯了產業鏈完備、抗壓能力強的優勢,尤其是我省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鼓勵支持新興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從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我省電子元器件、機械設備、電子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集成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出口值分別逆勢增長20.5%、22.6%、19.8%、5.7%、1.2倍、1倍,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出口的引領作用突出。此外,海外疫情防控物資需求的增長,帶動一季度全省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大幅增長26.4%、14.2%,表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潛力。
應該看到,一系列應對疫情沖擊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政策舉措已取得積極成效,山東外貿和經濟發展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同時,海外疫情蔓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青島海關副關長石勇表示,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給我國外貿發展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他分析:“隨著外需的萎縮,疊加高庫存的壓力,使得山東對大宗資源性工業原料的進口也受到很大影響。”
未來,如何才能更加扎實地做好穩外貿工作?顧春太建議,第一,政策面需要進一步支持外貿和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其次,短期內對外貿企業仍然要采取救助為主、刺激需求為輔的政策,避免外貿企業大范圍關停;第三,長期需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要發揮探路先行作用。
“我們也要看到,國外疫情對我省外貿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倒逼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和升級,為外貿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石勇建議,除了政府的對沖和救助政策,企業如能提升核心產品國產替代率,邁向國際產能合作的高端環節,將在贏取訂單、開拓市場方面占得先機。(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代玲玲 報道)